林越:菲律宾总统选举发出的信号

廖省:林越

 

菲律宾大选于5月10日已完成投票,根据初步统计数据,总统候选人小费迪南德·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和副总统候选人莎拉·杜特尔特(Sara Duterte)双双胜出,尽管最终结果还有待选举委员会和国会确认后才正式公布,但基本上大局已定。

小马科斯和莎拉,都是现任总统杜特尔特所在政党支持的候选人;老杜任期将满,根据宪法规定不能寻求连任,他“间接”支持小马科斯。媒体认为两人“可能形成政治合力”;这显然不是华盛顿希望看到的结果,CNN评论称:“菲律宾选举可能是中国的胜利”。

对白宫而言,菲律宾的最佳总统人选是现任副总统罗布雷多(Leni Robredo),她是菲律宾亲美势力的代表,在2016年副总统选举中以微弱优势击败小马科斯。她力主菲律宾站队美国,也是杜特尔特国内国际政策的顽固批评者,质疑杜特尔特“禁毒”的强硬立场。

尽管小马科斯背负着父亲的贪腐丑闻,还频遭美国“唱衰”,但是在选举中仍以绝大优势战胜对手罗布雷多,这不得不让华盛顿产生一种“危机感”:它在自己这个前殖民地的影响力,已经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下降,以至不能像白宫所设想的那样操控菲律宾政坛。

长期以来,美国强求小国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如今已不会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成效。华盛顿一直怂恿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挑事,希望借“仲裁结果”,将中菲关系彻底弄砸,让菲律宾成为美国在南海的“筑垒地域”。但国际社会都明白,中国在南海修建人工岛,美国已不可能改变中国的既定政策和现状。既然如此,不如静下心与中国好好做生意、一起发家致富,合作共赢;这恐怕是菲律宾亲美派越来越难以说服民众的主要原因。

何况,欧盟追随美国的“欧洲震慑战略”,结果没震慑住俄罗斯,倒把欧洲震得欲哭无泪;这样的“殷鉴”也把东盟震慑住了,连新加坡也与美国的“印太震慑战略”保持距离。

据媒体12日报道,菲律宾“最重要”的大选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前总统阿基诺三世与美国关系特好,甘当美国针对中国的桥头堡,导致中菲关系滞泻,杜特尔特接任后情况才有了好转。现在菲律宾国内有些声音要求小马科斯对于中国“采取更加务实且坚定的态度”。小马科斯之前曾力挺杜特尔特的对华政策,这无疑对中美两国释放强烈的信号。

《亚洲周刊》第20期刊登黃栋星《菲新总统传奇小马可斯拒绝亲美反中》的文章写道: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36年前,人民力量推翻独裁者马可斯,36年后,菲律宾人却用选票将其子小马可斯送回总统府,成为菲律宾第17任总统,马可斯家族重掌政权。”

小马可斯获59%或3200万张选票,远超政敌罗布雷多的1500万张选票,差距已不可逾越。投票率超过八成,投票结果被评为真正反映了菲律宾人民的意愿。是1986年大选以来菲律宾史上最高的票数,这让饱受诟病的“马可斯”接班人拥有极大的民望资本。

投票前夕,社交媒体流传一段视频,有人手持选举委员会计票的名单,罗布雷多高票当选总统。坊间传言美国势力放话:“谁当总统都可以,唯独小马可斯不行。”美方不惜代价阻挡小马出线,发动媒体和民间组织谴责、抹黑小马,风声鹤唳,让选情充满异数。

专家认为小马可斯将更亲近中国,不愿被美国操控。他上任后要解决失业、粮食短缺、通货膨胀等问题;尽快加强基建,创造财富,消除贫穷,确保菲律宾人有更好的生活。

香港著名媒体人邱立本撰文《他要破除失败国家的魔咒》评论:“小马可斯见证了中菲两国的巨变,目睹菲律宾国家发展的痛苦轨迹,历尽很多的误区;他肯定要痛定思痛,探求中国成功而菲律宾失败的根源。”他不应再惑于西方“民主”大棒吊着的那根胡萝卜。

菲律宾失败的代价就是大量劳动力外流,数以千万的菲律宾劳工前往美、欧、日、港、新、马、台、中东等地打工,任家庭佣工、保姆、园丁、司机。是菲律宾经济的重要血脉。三千多万选民对小马可斯期望甚殷,极盼菲律宾走出世袭的贫穷,不再被几个豪强巨室垄断国家资源,不愿被美国当枪使。杜特尔特的政策,成为小马可斯执政后的重要借鉴。

未来,菲律宾民众要检视小马可斯的政绩,就看他能否提升经济和工农业,能否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散布在全球的菲佣重返故园,不再忍受离乡背井、家庭分裂之苦。菲律宾选民已经向政党精英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北京与华盛顿应该也收到小马胜选的“信号”!

分享 (Share)
Wenxi Zhang

Wenxi Zhang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