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声:日本“核”水之患:一场覆水难收的豪赌
漫评:要不,一起喝了吧—— 近日,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水排放入海,整个过程将持续数十年。美国迅速表示支持,认为日本的决定透明且符合全球标准。面对国际社会的反对,日本政客无耻地狡辩核污染水是“可以饮用的”。如果真的可以喝,日本何必把海洋当成下水道,将本该由自身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全人类呢?

来源:南海之声

 

一场史无前例的赌局,裹挟全世界下注。

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两年后开始把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污水倒进太平洋,持续排放30年。处理上百万吨的核废水,日本四届首相一拖再拖。等了十年,一倒了之,民众哗然。

这么做,对海洋、对人类有多大伤害?谁能确定?根据测算,从福岛出发,不到一年,放射性物质就会抵达南海。

4月19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下个月就会提交具体的排放时间表。

担忧开始蔓延。

 

“无害”?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爆炸,酿成与“切尔诺贝利”同一级别的核事故。为避免更大灾难,核电站引入海水给反应堆降温,阻止堆芯熔毁。此后,为了持续冷却堆芯,大量新的海水被不断注入,加上后续渗入的地下水、雨水,以及反应堆里原有的冷却剂——核废水越来越多。

每天,这里会新增140吨废水,到2022年9月,1100个储存罐就会被装满。日本政府因此决定:排入海洋。

日本首相菅义伟表示,这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停用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事项。但《朝日新闻》早已报道,排海并非唯一选项。日本政府工作组在2016年已提出蒸发、制成水泥填埋等五种处理方案。其中,排海方案造价最低、见效最快、风险分摊。

菅义伟反复做出“保证”,日本政府将确保排放污水达到安全标准。福岛核电站运营方东京电力公司甚至还放出说辞,称这种废水“即使成人每天喝2升,持续喝上一年”也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然而,根据日本国内民调显示,仍有55%的国民反对这一决定。日本全国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声明称对此举“无法容忍”。日本多个环保组织还向经济产业省递交了有6.4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以示强烈反对。

 

无信!

 

“不超标”的各种解释,无法让日本民众信服。过去十年,东电公司和日本政府的表现的确不算达标。在事故之初东电公司的犹豫不决,浪费了宝贵的止损时间。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记录,在核事故的第二个月,1.15万吨废水被排进大海,其中“放射性碘131超标100倍”。与现在如出一辙,当时东电方面也宣称废水已被处理,但后来又迫于压力承认其中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

最近,为了宣传福岛核废水“入海无害”,日本政府斥巨资制作了一个放射性物质“氚”的吉祥物,还把它画进了人体内,彰显“亲近”之意。一天后,引起公愤的吉祥物被骂下架。

国际社会也没有买单。15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表声明,称日方此举可能影响太平洋地区数百万人的生活。菲律宾总统发言人哈里•洛克呼吁“污染环境者必须付出代价”,重申各国之间互相联系、全球生态系统本是一体。韩国多家大型超市快速表态,停售日本海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则连发三问,强烈质疑日方单方面制定标准和“惯例”,强烈敦促日本不要把包括日本百姓在内的人类健康安全视同儿戏。

美国政府,一边背书支持日本,一边却在表述上留出了余地。上个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已发布禁令,禁止从日本进口牛奶、蔬菜、鱼肉禽类等几乎全部农牧产品和水产品,理由正是“放射性元素污染”。显然,这位好盟友对日本一直强调的无害和安全,并无半点信任。

 

“远虑”

 

福岛核废水一旦排海,放射性物质将通过洋流作用进入全球海域。德国一家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之日起,229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抵达台湾岛东岸;不到一年,核污染影响就会波及南海地区;两年之内,放射性物质就会扩散至南海全域。

在这些污染物质中,“氚”是东电公司已公开表示无法清除的放射性元素。虽然半衰期只有12.5年,但氚很容易被生物吸收用于代谢,造成直接的内辐射,严重危害摄入者的健康。日本声称核废水能够达标入海,但其实关于氚的安全含量,国际上还没有统一标准。

2018 年,科学家发现在处理后的核废水中还存在更多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碳14、钴60和锶90、碘129等。其中,碘129的半衰期长达1570万年,容易引发甲状腺癌。绿色和平组织一位高级核专家预估,储水罐中可能有多达63.6GBq(千兆贝克勒尔)的碳14,“在数千年内都将是危险的,有可能造成基因损害。”

俄罗斯太平洋海洋研究所的专家担心,核废水投入到海洋,将会让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留在鱼类体内或沉积层内部,经过食用或聚集,其危害对人体健康和海洋生态来说,都将是慢性而长期的。

对于核废水排海的风险认知,美国伍兹霍尔海洋学研究所的一位海洋化学家坦言:“我们并不能确定它们的影响。”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危险可能长远存在,没有先例,不可估量。另一方面,日本并未充分公开相关信息,数据遥远,无法估量。

 

近忧

 

渔民的担忧在于,消费者会因此事回避海鲜。这样一来,北太平洋地区尤其是东亚、东南亚渔业的金字招牌将遭受持续而致命的打击。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农产品出口曾一度低迷。2017年4月,福岛核废水排向大海的想法一出,当地居民强烈抗议,五分之一的日本居民拒绝购买福岛食品。

在韩国,无论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爆发,还是2013年福岛核污水外泄,类似事件总会严重影响韩国居民对鱼类产品的消费信心。这一次,为了缓解这种不安情绪,韩国多地的水产品市场迅速加强对水产品原产地标识的核查。

毕竟,全球消费者,多数都会谈“核”色变。有分析人士认为,核废水入海势必会波及亚太国家海鲜的进出口、捕捞和饮食行业,这个冲击很可能导致全球渔业10-20年的萎靡不振。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副院长施余兵指出,福岛核废水一旦排海,对南海渔业资源依赖程度越深的国家,受到的冲击程度会越大。

南海周边的菲律宾、越南、印尼等渔业大国,每年产鱼量从400多万吨到2000多万吨不等,位居世界十大渔业产出国行列。按照疫情之前2019年的统计,上述国家的渔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从9%到14%不等,如果太平洋海水受到核污染威胁,渔业的贡献率将无法保证。

除美国外,东盟各国目前主要的水产品贸易对象基本都在亚洲,专家们预测核污染可能会让整个区域的水产养殖与贸易连锁震荡。

未来,无论是越南2045年的强国战略,还是印尼“蓝色经济”的强国梦,东南亚各国发展的前提,必须是漫长的海岸线、广阔的海域,以及没有核污染的海洋。

 

启动?

 

4月19日,不顾各方反对,东电公司执意宣布,实施排放的日程表已经确定,并将于下月提交。

警报已被拉响。距离此前日方透露的排海时间,大约还有两年。韩国一位外交部官员说出了这段时间的重要性,“未来两年是外交时间,也是科学时间。”

科学方面,各相关方应尽快厘清排放行为的具体危害。这种危害性的界定涉及系统的科学论证,有媒体呼吁,如果日本政府坚持认为这一行为不会给其他国家和海洋环境造成损害,那么日本必须拿出令各国专家信服的数据、评估方法、评估结果。

外交方面,诉诸国际法,各国应敦促日本尽最大努力履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的一系列相关义务。

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副院长施余兵指出,排放行为一旦实施,日本必定违反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的义务,其中包括确保不产生跨界污染的义务,以及实施环境影响评价、通报、协商和连续监测的义务,这已是国际法学术界的基本共识。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副院长孔令杰在接受媒体专访时也提及,作为可能受到排放核废水影响的国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任何缔约方,都可以启动相应的程序,通过包括强制仲裁在内的法律手段,要求日本履行相应义务。

“日方处理核废水不应让全世界买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近日表示,日方应重新审视福岛核电站核废水处置问题,在同各利益攸关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启动排海。中国保留进一步作出反应的权利。

过去几年,福岛核废水入海的计划,日本政府已经提过多次,都因国内外的强烈反对不得不搁置。

面对显然违法、显然不正确的事,暧昧不明无异于豪赌。

福岛核废水一旦入海……谁能承担“一旦”的输?

覆水难收,没人可以置身事外。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Wenxi Zhang

Wenxi Zhang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