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水下艰辛训练模拟失重训练

   香港中通社6月22日电 “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驻中国空间站5天后,“中国载人航天”微信公号22日发布3人之前接受模拟失重环境训练时,在水下活动的视频片段,揭开当中的秘辛。 
  该项被誉为“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最苦最累的水槽训练,是为了模拟本次任务出舱活动时间长的特性,每次训练都长达4至6小时。 
  据“中国载人航天”发布,在航天器飞行过程中,常常需要航天员到舱外去执行各种任务。因此,出舱活动技术训练是航天员的必修课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说,此次任务加强了航天员的体能和力量训练,幷在模拟失重的水下进行出舱活动训练和舱外作业训练。 
  黄伟芬说,每次下水,航天员穿着二百多公斤特制服训练数小时,对航天员来讲确实很累,汤洪波说刚开始的时候,训练后连筷子都拿不稳。 
  刘伯明在接受《人民日报》访问时便说,今次任务的舱外作业时间长,在水下训练基本都是6个小时,在水下高强度训练,往往得靠信念和毅力支撑。 
  从视频画面可见,一座中性浮力水槽是模拟太空失重环境的重要设备,航天员需要在这个地面大水池中进行大量训练,掌握失重状态下运动的协调性和姿态控制,以及空间运动、空间操作、运送货物和维修作业等活动的方法与技巧,这种训练逼真且高效。 
  汤洪波表示,“我在水槽训练中,能克服体能挑战,但身处舱外航天服这样狭小空间里会感觉很憋屈,一进去就想出来,非常烦躁,有一段时间甚至是寝食难安。但执行空间站任务,必须穿舱外航天服工作。后来,我发现把舱外航天服的温度调低,感觉会好一点。再结合心理调适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现在,我穿着舱外航天服感觉非常舒服,工作几个小时也没有不适。” 
  一套水下训练服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因此,每次下水都十分矜贵。每次,航天员一下水就待6小时以上,等他们结束训练上岸,已经是大汗淋漓,体力透支,尤其是胳膊已经抬不起来了。 
  聂海胜说,“针对水槽训练,我们首先是加强体能训练,其次是增强上肢力量,第三,随着水下训练次数越来越多,对心肺功能、上肢力量都是锻炼的过程,坚持下去就会适应。”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Alice

Alice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