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10, 2022

混合毒株“德尔塔克戎”真的存在吗?

近日,“德尔塔克戎”这个新名词开始出现在公众视野。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1月9日援引塞浦路斯媒体报道,塞浦路斯大学研究人员疑似发现一种德尔塔与奥密克戎的重组新冠毒株,其基因与德尔塔毒株更为接近,但拥有大量奥密克戎毒株的特有变异。因此,该毒株被研究人员命名为“德尔塔克戎(Deltacron)”。 “德尔塔克戎”确实存在吗 实验室和临床出现病毒的变异情况当然首先会由研究人员和医护人员发现,但是,其一,这种发现必须发表在正式的科学期刊上;其次,这种发现应当由不同的实验室或临床试验的多项研究结果来交叉证实。在这些基础上,才有可能由权威机构认定。 用这几个标准来判断,“德尔塔克戎”只是一种假说,甚至是猜测。比较一下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待奥密克戎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首先是有正式论文报告,并且从实验室获得了多方证据的认定。当初研究人员发现奥密克戎有30多个突变氨基酸,并由多个实验室验证,因此WHO迅速把这一变异株确认为“值得关切的变异株”(VOC),并在仔细斟酌之后命名为奥密克戎。 现在,WHO并没有对“德尔塔克戎”认可和公布,说明“德尔塔克戎”尚待证实。而且,2021年12月底,印度多家媒体也报道过该国出现了“奥密克戎+德尔塔”混合株,并且也起了一个名称“德尔密克戎”。这些情况说明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有融合重组的可能,但现阶段并未确证。 所谓的“德尔塔克戎”也被同行质疑。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病毒学家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被广泛报道的“德尔塔克戎”似乎是检测样本发生污染,或者是患者同时感染了这两种病毒。 不过,塞浦路斯大学生物技术和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已经将他们认为的“德尔塔克戎”变异毒株基因组上传到GISAID国际数据库中,因此可以在未来确认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变异株、是否更具致病性或传染性、是否会大流行。 当下还要警惕奥密克戎大流行 当下,最需要密切关注和担心的还是奥密克戎,因为国际上新一波和主流疫情的病原体大部分是奥密克戎变异株。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2022年1月3日,美国报告了创纪录的1080211例病例,在这些病例中,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导致的占大多数。 1月4日,英国报告了218724例新增新冠病例,也大部分是奥密克戎引发;同样是1月4日法国报告新增271686例新冠病例,这是法国自疫情以来记录的最高单日感染人数,大部分由奥密克戎引起。1月5日,印度报告了58097宗病例,是疫情以来单日感染较多的一次,而且全部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其中近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来自德里和孟买。 1月8日,天津市发现2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而且,2021年12月13日天津就检出了境外输入病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1.1.529进化分支)感染者,是国内首个发现奥密克戎境外输入病例的城市。 这些情况都说明,国外已经是奥密克戎大流行,国内也要警惕奥密克戎的传播。奥密克戎感染的特点之一是,儿童易感染并可能产生较重的症状。原因在于,全球各国12岁以下接种新冠疫苗的人数相对于成年人更少,由于没有儿童的疫苗试验数据,很多国家都是在成人普遍接种后才对儿童接种;另一个原因是,幼儿鼻道相对较小,特别是婴儿主要使用鼻子呼吸。这使得儿童患上新冠后症状比成人要严重。 因此,无论是否会出现“德尔塔克戎”,抑或有其他的新变种,防控新冠,都不能有任何放松。

混合毒株“德尔塔克戎”真的存在吗? Read More »

北京市万人5G基站数全国第一

在1月7日举行的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介绍,北京市万人5G基站数全国第一,已率先实现5G+8K全产业链技术应用贯通。 据介绍,当前,北京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阶段,现已累计开通5G基站5.64万个,实现五环内室外连续覆盖,万人基站数全国第一,率先实现5G+8K全产业链技术应用贯通。根据北京市2022年重点任务清单,将新增5G基站6000个,推动5G网络在重点医院、重点高校、文化旅游重点区域及重要交通设施实现精准覆盖。 2021年,北京市发布了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统计显示,去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41.7%,现价增速17.6%;核心产业占GDP比重23.0%,现价增速22.7%,均大幅高于全市GDP现价增速,北京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

北京市万人5G基站数全国第一 Read More »

伊拉克新一届国民议会举行首次会议

伊拉克新一届国民议会9日下午举行首次会议,上届议长穆罕默德·哈布希再次当选议长。 当天的会议起初由年龄最大的议员、前议长马哈茂德·马什哈达尼主持,新当选的329名国民议会议员中有325人参加。会议开始后,一些不同派别的议员发生激烈争吵,马什哈达尼由于身体突发不适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会议中断。 随后,会议在议员哈立德·代拉吉代理主持下恢复进行,228名议员继续参加会议,哈布希当选新一届国民议会议长。在当天晚些时候的投票中,哈基姆·扎米利和谢赫万·阿卜杜拉分别当选新一届国民议会第一副议长和第二副议长。 伊拉克2021年10月举行新一届国民议会选举。12月27日,伊拉克联邦最高法院批准了国民议会选举的最终结果。根据伊拉克宪法规定,议长应由逊尼派担任,两名副议长分别从什叶派和库尔德人中选举产生。议会应在首次会议召开后30天内选出新总统。新任总统随后指派议会最大党团推出的人选出任新总理并在30天内提名内阁人选。

伊拉克新一届国民议会举行首次会议 Read More »

令人身临其境 8K服务让北京冬奥会更精彩

        鸳鸯喙尖悬挂晶莹欲滴的水珠、云雀利爪去勾树枝上的山杏、白鹭将黑色长腿弯入羽翼休憩……1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彩色绚丽的大屏上正在播放清晰可见、令人身临其境的8K纪录片。   不久前,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指出,“8K超高清是这次科技冬奥的最大技术亮点。”那么,与传统的高清电视频道相比,8K究竟好在哪里;怎样才能够让播出的节目超高清;通过8K观看的冬奥比赛,会是怎样的感受?   2021年12月31日,全国首个向广大观众提供8K服务的电视频道——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正式开播,将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盛况全方位纪实报道提供技术支撑。   据业内人士称,我们肉眼能够捕捉的图像视野范围大概是100°,通过科学计算,当距离屏幕高度约0.75倍时,才能接近最大的图像视野范围。这就需要8K分辨率才能看得更清晰,即8K是迄今最接近人眼真实视觉的超高清视频技术。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陈祥介绍,相比于传统的高清电视频道,8K电视节目将极大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在画面帧率上达到50帧率,分辨率是4K的4倍、16倍于高清的7680×4320的超高清分辨率,可以形成最佳观看距离,以及沉浸式观看视角。   “8K画面,从中心到边缘都非常清晰,不同的人看同一画面,所看的视点却不一样。之前看高清画面时,所有人盯着一个视点看,而8K则是没有办法控制观众,很难引导其视线,这就赋予观众8K多视点的观看乐趣。在前期拍摄节目制作中,我们把画面中所有可观看的细节点充分保留下来,让观众自主去选择性地观看,寻找亮点感受乐趣。因为人眼的观看特点是喜看鲜艳、明亮、实焦的画面,而8K画面具有大量满足以上特点的细节观看点。”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技术指导郭豪珺介绍。   据了解,8K超高清试验频道体系的建立,包含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特效制作、音频制作、传输链路、集成播控、终端显示等多个环节。其中后期制作中的调色环节对于把控8K图像质量尤为必要而重要。   在超高清工作室,郭豪珺指着原始素材与调色成品的画面对比介绍说:“在后期制作中,需把原始画面的主题突出,对一些细节瑕疵进行调整,比如节目主持人脸上打粉颗粒、皮肤瑕疵等,给观众带来更美的感受。技术人员通过8K审看调色系统对画面逐一进行色彩科学匹配、曝光与色温调整、黑电平调整、面部补光和柔化、画面增强、主体光加强、手部肤色调整、画面边缘处理、风格化调色包括细节增强等。”   为响应国家和北京市关于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2021年4月,北京广播电视台成立8K项目专班,自筹资金,全力推进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筹建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北京广播电视台完成8K项目核心系统建设、内容生产储备和8KApp研发三大主线任务,形成20余项国产自主知识成果,制作超过50小时的8K精品节目,积累100小时以上的8K素材,圆满完成试验频道的筹备和开播工作。特别是在疫情影响现场观赛的情况下,频道的开播会高标准满足观众线上观赛的要求,更好带动人们关注和融入冬奥,充分彰显“双奥之城”的风采。   北京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部主任毕江表示,未来频道将以冬奥会超高清赛事转播为契机,持续开展超高清、高新视频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联动城市户外大屏、示范社区中屏和个人终端小屏,实现不同场景下的跨屏融合传播。推进8K超高清集控平台、城市户外8K大屏、8K示范社区建设,推动5G云转播背包、AVS3视频接收技术、多地实时连线系统等13项服务冰雪赛事,实现多终端的用户体验和跨屏融合传播。

令人身临其境 8K服务让北京冬奥会更精彩 Read More »

令人身临其境 8K服务让北京冬奥会更精彩

         鸳鸯喙尖悬挂晶莹欲滴的水珠、云雀利爪去勾树枝上的山杏、白鹭将黑色长腿弯入羽翼休憩……1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彩色绚丽的大屏上正在播放清晰可见、令人身临其境的8K纪录片。   不久前,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指出,“8K超高清是这次科技冬奥的最大技术亮点。”那么,与传统的高清电视频道相比,8K究竟好在哪里;怎样才能够让播出的节目超高清;通过8K观看的冬奥比赛,会是怎样的感受?   2021年12月31日,全国首个向广大观众提供8K服务的电视频道——北京广播电视台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正式开播,将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盛况全方位纪实报道提供技术支撑。   据业内人士称,我们肉眼能够捕捉的图像视野范围大概是100°,通过科学计算,当距离屏幕高度约0.75倍时,才能接近最大的图像视野范围。这就需要8K分辨率才能看得更清晰,即8K是迄今最接近人眼真实视觉的超高清视频技术。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台长陈祥介绍,相比于传统的高清电视频道,8K电视节目将极大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在画面帧率上达到50帧率,分辨率是4K的4倍、16倍于高清的7680×4320的超高清分辨率,可以形成最佳观看距离,以及沉浸式观看视角。   “8K画面,从中心到边缘都非常清晰,不同的人看同一画面,所看的视点却不一样。之前看高清画面时,所有人盯着一个视点看,而8K则是没有办法控制观众,很难引导其视线,这就赋予观众8K多视点的观看乐趣。在前期拍摄节目制作中,我们把画面中所有可观看的细节点充分保留下来,让观众自主去选择性地观看,寻找亮点感受乐趣。因为人眼的观看特点是喜看鲜艳、明亮、实焦的画面,而8K画面具有大量满足以上特点的细节观看点。”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技术指导郭豪珺介绍。   据了解,8K超高清试验频道体系的建立,包含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特效制作、音频制作、传输链路、集成播控、终端显示等多个环节。其中后期制作中的调色环节对于把控8K图像质量尤为必要而重要。   在超高清工作室,郭豪珺指着原始素材与调色成品的画面对比介绍说:“在后期制作中,需把原始画面的主题突出,对一些细节瑕疵进行调整,比如节目主持人脸上打粉颗粒、皮肤瑕疵等,给观众带来更美的感受。技术人员通过8K审看调色系统对画面逐一进行色彩科学匹配、曝光与色温调整、黑电平调整、面部补光和柔化、画面增强、主体光加强、手部肤色调整、画面边缘处理、风格化调色包括细节增强等。”   为响应国家和北京市关于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想,2021年4月,北京广播电视台成立8K项目专班,自筹资金,全力推进冬奥纪实8K超高清试验频道筹建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北京广播电视台完成8K项目核心系统建设、内容生产储备和8KApp研发三大主线任务,形成20余项国产自主知识成果,制作超过50小时的8K精品节目,积累100小时以上的8K素材,圆满完成试验频道的筹备和开播工作。特别是在疫情影响现场观赛的情况下,频道的开播会高标准满足观众线上观赛的要求,更好带动人们关注和融入冬奥,充分彰显“双奥之城”的风采。   北京广播电视台技术管理部主任毕江表示,未来频道将以冬奥会超高清赛事转播为契机,持续开展超高清、高新视频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联动城市户外大屏、示范社区中屏和个人终端小屏,实现不同场景下的跨屏融合传播。推进8K超高清集控平台、城市户外8K大屏、8K示范社区建设,推动5G云转播背包、AVS3视频接收技术、多地实时连线系统等13项服务冰雪赛事,实现多终端的用户体验和跨屏融合传播。

令人身临其境 8K服务让北京冬奥会更精彩 Read More »

海清谈表演: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近日,吴天明青年电影高峰会的重磅活动“蒲公英公益行动”在济南举行。嘉宾主持史航与演员海清畅谈表演艺术。从《王贵与安娜》《蜗居》,到《媳妇的美好时代》《心术》,再到《小别离》《小欢喜》,海清一直在演艺道路上挑战自己,她说:“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真的不得了。”   “时间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接受。”表演创作讲堂上,海清分享了自己从业前的学习经历,大量的阅读和体验为她日后塑造角色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此外,体验生活带来的对人物真实性的把握,是她得以成功塑造多个经典形象的方法,“表演对我来说,我感兴趣的是体验的过程。”   被问及演员与导演、角色之间的关系,海清认为:“演员是电影的一个部分,表演时首先要完成导演的风格定向,再完成我自己的角色定向。演员是服务于整个影片的,并不是服务于自己。”   问答环节中,有观众提问海清如何帮更年轻的一代做选择,海清表示重要的是看对方是热爱还是喜欢表演这件事,“爱和喜欢不一样,喜欢是新鲜感,而爱不太会动摇,不太会后悔,爱是心甘情愿。年轻的一代应该多尝试,在尝试中发现自己愿意付出多少。你在付出的时候就已经是收获了,你会获得付出带来的乐趣。”

海清谈表演: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Read More »

冬奥题材电视剧《超越》开播 回望数十年磨一剑的起点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黑龙江省体工队门口锣鼓喧天,人们热情欢迎在国际比赛上摘金凯旋的速度滑冰运动员们。一名孕妇推着自行车穿过人群,朝另一个方向走去。她是短道速滑教练吴庆红。相比中国的“大道”选手在上世纪60年代便收获了世锦赛金牌,彼时的中国短道只是个“小学生”。 昨晚,冬奥题材电视剧《超越》在央视一套与三大视频平台开播。作为“我们的新时代”主题电视剧重点项目,《超越》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题并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上海柠萌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张晓波为导演,李嘉任总编剧,李庚希、胡军、沙溢、涂松岩领衔主演。作品聚焦短道速滑运动,用双时空叙事,围绕山东与黑龙江两代运动员的命运,讲述他们从地方队到国家队、从“野冰场”到奥运赛场为国争光的一路拼搏、一路超越。 第一集第一个镜头,电视剧就带观众重返中国短道速滑运动蓄势待发的时光。而在始于2014年的新时代故事线里,少女陈冕也踏上了逐梦之路。两代运动员、三代短道速滑人,即将交付他们各自的五年、十年、乃至数十年磨一剑。        从东北“野冰场”到走进山海关,冰雪运动发展轨迹显影 郑凯新与陈冕,2014年的他们缔结师徒缘分。而在过去的与现在的两条时空线里,他们又是刚刚叩开专业短道速滑世界的同龄人。《超越》的开篇,1989年冬天与2014年夏天的故事交替   进行,中国短道速滑、中国冰雪运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在电视剧里逐渐显影。 旧时空定位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队初创的年代。那会儿,短道速滑刚在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被列为表演项目,短道在中国也才兴起了七八年光景。队里好苗子不多,故事里的吴庆红教练另辟蹊径。她来到冰封的松花江上摆摊“有奖滑冰”,谁能在30秒内滑完两圈,就能得到一台进口Walkman作为奖品。社会青年付大海盯上了时髦的奖品,却又没能达到吴庆红的要求。一番争执追赶,吴庆红的弟子江宏、陈敬业在冰面上与付大海的小兄弟郑凯新“耗”上了,后者展现出的滑冰天赋让吴庆红印象深刻。镜头一转,2014年济南街头,轮滑少女陈冕取得了一场业余赛胜利。她用比赛奖金买到了心心念念的短道速滑冰鞋,顺道还得知了一个即将改变她命运的消息:青岛新成立的短道速滑队正在招新。本该去参加轮滑定级赛的陈冕改了主意,独自坐上开往青岛的高铁,想要为长久以来的梦想放手一搏。 相隔25年,都从“野外”的赛道开始,两名年轻人的短道速滑起点在《超越》里形成了鲜明对照。挺着大肚子的吴庆红为了难得的天赋型选手登门求才。但对郑凯新而言,当“倒爷”或者去南方,才是他的理想之境,不过是迫于母亲的压力勉强答应进队一试。而在陈冕上冰的2014年,中国冰雪运动之炬已被点燃:它不仅进了山海关,还走进夏天,在推进了20多年的“北冰南展”与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时代背景下,在越来越多中国孩子心里播下晶莹的梦想种子。 从当年的黑龙江小伙子被推入运动生涯,到眼下青岛队的招新报名处排起长龙,《超越》开篇只是寥寥几笔,已借两代运动员的不同起点,速写了整个冰雪运动发展的斗转星移。        无论竞技观念如何更迭,经历一番寒彻骨的拼搏精神从未改变 张晓波笃信,无论哪种题材,好的文艺创作归根结底都是写人的。具体到《超越》,如果说用电视剧样式为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写史堪称创作者的雄心,那么“以人写史”才是真正的方法论。 昨晚《超越》只是更新了第一集,可有限篇幅内,吴庆红、郑凯新、陈冕这三位主人公、三代人的生动形象已呼之欲出。身怀六甲也不离岗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吴庆红既是教练,也负责招新,还能客串后勤。天赋耀眼但对前路并不笃定,郑凯新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开始了短道生涯。2014年,顶着“半路转项行不行”的质疑而来,陈冕绝对算不上“天选之女”。何况那位出现在电视新闻里的现任黑龙江队主教练、她的父亲陈敬业,早就断言了她在冰上没有远大前程。可陈冕背上行囊义无反顾的样子,已为这个姑娘的冰雪梦圆写下了无限热爱的人生预判词。 跟随鲜活的人物代入他们的视角、走进他们的命运,不同时空的烙印便在剧中俯拾皆是。吴庆红力邀郑凯新入队的1989年,一搪瓷杯的奶粉冲热饮,是黑龙江队数九寒天户外训练时陈敬业他们珍视的宝贝。待到郑凯新和陈敬业分别成了2014年青岛队与黑龙江队的教练,他们带的年轻人已能在室内冰场训练,器材、设备、营养,都不再是棘手的难题。物质条件随时代天翻地覆,人们对于竞技体育的观念也在悄然转变。第二集预告里,1989年短道速滑队出早操时,陈敬业和队友们喊的是“金牌闪耀”“奖牌全拿”;2014年陈冕第一次闯入青岛队出操,大家的口号已是“能文能武,敢作敢为”,白天训练、夜里补文化课成了新时代运动员的日常。 从“要我练”到“我要练”,从“奖牌全拿”到“能文能武”,观念在随时代进步而更迭,但冰雪赛道上的成功规律从未改变。《超越》有个特别设置,每集尾声都加入了一段采访混剪,现实中的中国短道人在镜头前讲述他们的冰雪人生。第一集后,第一代国家短道速滑队主教练辛庆山、黑龙江省滑冰协会主席邓绍新、大杨扬启蒙教练金美玉等中国短道的“老人”把叙事带入了中国短道速滑事业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真实的来时路上,中国短道速滑人用意志的坚韧抵御物质环境的苦,用让对手惊叹的训练量赢来世界的尊重,却并不在乎一人身兼数职的艰难,更不计较一支钢笔、一本笔记本的成绩奖励。艺术的创作里,《超越》故事刚开头,不同时空里的郑凯新与陈冕终将验证一代代中国短道速滑人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冬奥题材电视剧《超越》开播 回望数十年磨一剑的起点 Read More »

教育部: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同比增加167万

今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王辉介绍,当前,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各地各高校正在全面推进落实工作部署。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采取召开省级就业工作会议、印发就业政策文件、召开大型专场招聘活动等方式,全面推动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教育部: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同比增加167万 Read More »

优化创新适老服务

        适老化改造,既是帮老年人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让银行机构适应社会年龄结构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绿色优先通道、银发服务驿站、适老版手机APP……近年来,银行服务适老化改造正在加速,线上线下齐发力、软件硬件同改造,不仅帮助老年客户跨越“数字鸿沟”,更好融入智能时代,也让他们更了解金融行业、金融产品,进一步感受到银行服务的温度。   笔者在采访中观察到,许多银行机构的适老化改造效果显著,改造逐步呈现出更加机制化、融合化、特色化的特征。机制化——从说话语速、柜台高度等细节标准到定制化、一条龙的适老化服务流程,不少银行网点形成了有总纲有细则的适老化改造规章,对分散的举措进行系统梳理、升级创新,成为员工服务准则,融入日常工作机制;融合化——线上线下适老化服务打通、软件硬件适老化改造结合,形成互补互促的适老化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服务体验;特色化——银行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信息,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方面有一定优势,不少银行机构通过大数据分析并结合线下调查,对相应的老年客户群体进行精准画像,推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推出这些举措,意味着银行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适老化改造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适老化改造,既是帮老年人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让银行机构适应社会年龄结构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群体在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特点也在发生变化。不同于过去“收入较低且重储蓄”,如今老年人中,积累了一定财富、消费和投资理财意愿更强的人越来越多,且不乏高净值人群。不少机构预测,未来十几年将是“银发经济”的快速发展期。银行机构只有不断地优化创新适老服务,才能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优化创新适老服务,要向更深层次改革。从改造内容来看,优化线上操作界面、改造线下服务环境等举措相对容易,但涉及更深层次的服务,比如为老年群体提供更适合的理财、保险产品,满足老年客户越来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银行机构应当利用金融科技进一步加强对老年客群的调查研究,为不同年龄、收入、职业、生活区域、家庭资产的老年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优化创新适老服务,要向更广范围延伸。老年人金融服务需求更多集中在养老上,开发更多“金融+养老”服务场景是大势所趋。适老服务可以从金融领域向非金融领域延伸,比如与养老住房、养老服务等领域结合,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养老解决方案。适老服务还可以从网点向社区延伸,提供更多上门服务,打通服务老年人的“最后一公里”,在扩大服务半径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掌握老年人需求。   优化创新适老服务,要向更安全的方向努力。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是银行机构的重要责任。老年人辨别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较弱,银行机构一方面要加强老年人防诈骗科普宣传、帮助老年人更好识别风险,另一方面在开发适老金融产品时,要重视产品的安全性。   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优质金融服务供给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有更多人文关怀,适老化改造为银行业提升服务人民生活能力打开了一个重要入口。让改造成为常态,让改造更加精准,才能为老年客户带去更多温暖和保障。

优化创新适老服务 Read More »

河北省投入500多台设备近2000名队员铲冰除雪保障冬奥交通安全

近日,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支援的16台除雪设备到达张家口,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交通铲冰除雪保障队伍全部集结完毕。届时,将有500多台设备、近2000名队员为张家口赛区交通安全畅通提供保障。 据了解,冬奥张家口赛区交通铲冰除雪保畅区域涉及267公里高速公路、2660公里干线公路、215公里核心区公路和30公里场馆公路,这些设备和队员分布在四类道路的节点上。 “冬奥会临近,各大比赛雪场正在抓紧造雪,一遇到大风,就会形成‘风吹雪’,影响道路通行。”负责张家口核心赛区30公里场馆公路除雪保畅任务的“雪狼”团队负责人胡靖华介绍说,他们按照“一路一方案”原则,制定了详细的除雪方案,配备充足人员设备,全体队员24小时待命,现在每天至少除雪1至2次。此外,还定期开展适应小气候、小地形特点的铲冰除雪演练活动。 其中,云顶1号路和2号路坡度大、“S”弯道多,铲冰除雪任务难度大。胡靖华说,团队专门配备中小型四驱大马力除雪设备和破冰设备,挑选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担此重任。

河北省投入500多台设备近2000名队员铲冰除雪保障冬奥交通安全 Read More »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