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ary 14, 2022

印度列车脱轨已致7死50伤:多节车厢翻覆 被挤压变形

综合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印度时报》13日报道,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列客运列车发生脱轨事故,造成至少7人死亡、50人受伤。事发时,列车上约有1000人。现场画面显示,4节车厢翻覆,12节车厢脱轨。 根据印媒发布的现场画面,多节车厢翻覆、脱轨,被挤压变形,车轨两侧聚集了大量滞留乘客。铁路消息人士称,许多乘客被困在脱轨的车厢内,救援部门使用切割机切开损坏的车厢。 据报道,事故发生时,火车正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当日乘客数量比平时少。初步调查显示,事故原因可能是火车轨道上出现裂缝。

印度列车脱轨已致7死50伤:多节车厢翻覆 被挤压变形 Read More »

土耳其、伊朗外长前后脚访华,中国外交下了盘大棋?

就在全球外交领域将目光聚集在美俄谈判时,新年伊始的中国外交,也开启了自己的步伐。 应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分别于1月12日、14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两国外长此次访华的时机也颇为令人玩味:自1月10日(周一)起,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三分之二的成员国及该组织秘书长纳伊夫开始访华;哈萨克斯坦的局势尚未完全恢复常态,不确定性仍存;伊朗核协议谈判重启,但达成共识路上的挑战与阻力也不可避免…… 在这一不同寻常的时刻,同一地区多国近乎同期访华,尽管具体事宜不尽相同,但各自的关切也必然重合。 土耳其:宏图很大,但不能不考虑中国 岁末年初之际,土耳其的内外动态可谓两极并存:既陷入多事之秋,又想要大展拳脚。 从GDP指标来看,2021年土耳其经济反弹明显,去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4%,路透社调查预计该国2021年GDP增长可达9.5%。然而,看似光鲜的GDP数据背后,土耳其饱受通胀之苦,该国货币里拉贬值一再创造历史新低。与此同时,埃尔多安政府与土耳其央行以降息“推波助澜”的方式,也绝非长期的经济解钥。 2020年,疫情之下中土贸易总额仍同比增长15.6%,达到240.8亿美元。中国作为土耳其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十五大出口市场,对土耳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双方已经在土境内多个能源开发、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成效显著。维护并发展双边经济合作关系,并在新能源、5G、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开拓新的合作空间,自然将继续令土方受惠。 而当前地区局势的新变化,更是土外长访华的直接因素和重要议题。土耳其在欧亚地区的任何举动都有可能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与其它核心利益诉求,近期哈萨克斯坦的动向更是同时牵动两国。 用美国国务院原政策规划官员里奇·奥岑的话说,可以预见恰武什奥卢访华是要试图打消中方可能存在的顾虑,即“哈萨克斯坦的事件是泛突厥主义煽动的结果”,而土耳其也可以借此机会向中方解释其“不会威胁中国的国家利益”。 而中方对土耳其在该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独特作用的认可,以及表态应通过加强沟通、增进相互了解,解决在历史和民族等认知差异问题,并强调不在国际场合参加针对彼此的活动,也的确证明了一点:土耳其有再大的宏图,也不可能忽视中国等地区相关主要国家的顾虑,搞“单边主义”行动。 伊朗:不止于25年全面合作协议 土耳其的“突厥世界计划”一波三折,伊朗外长访华也与其所处的本国和地区形势息息相关。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赛义德·哈蒂布扎德在周一指出,为期25年的中伊全面合作协议将是此次阿卜杜拉希扬访华的重要议题。事实上,这份协议内伊朗最为关切经济与安全领域合作,以应对伊朗当下的内外挑战。 纵观过去五年伊朗的经济形势,除了2016年(伊核协议生效第一年)因外部制裁的取消而实现25年来最大增幅,之后数年的情况均不乐观。2018年,随着美国退出伊核协议、恢复对伊制裁,伊朗经济更是自疫情前到疫情开始后“三连跌”,2021年在世界经济普遍反弹的情况下,恢复速度也不如全球水平。 更严重的是,在国际制裁之下,作为伊朗重要经济支柱的石油生产与出口一度缩水近50%,出口和吸引外资均遭受重创,法定货币贬值至低点。新冠疫情尚未来临,该国失业率便在2019年达到16.8%,如今全国更有超过20%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去年下半年的民意调查显示,59%的伊朗人表示当地经济正在恶化,91%的民众认为如今在当地不是找工作的好时候。 当前总统鲁哈尼都承认制裁影响了伊朗的食品和药品供应,非政府国际组织“人权观察”也出台报告直指伊朗民众的健康权正在遭受损害时,伊朗的政治与社会稳定势必受到影响。与近期的哈萨克斯坦类似,2019-2020年的伊朗全国性抗议活动,便由民生问题(燃油价格上涨50%-200%)引发,最后升级为针对伊朗政治体制的冲击。 在此情况下,两国全面合作协议中达到4000亿美元的中国对伊投资,以及两国的石油贸易和技术合作,对于伊朗至关重要。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说,尽管该协议在伊朗国内尤其是政界争议不断,伊朗前总统内贾德甚至公开批评这是“伊朗人民决不能接受、可疑的秘密协议”,但由于“伊朗所有的路都被堵死”,这一协议是伊朗当下“最好的选择”(伊朗前外交官费雷敦·马勒西语)。 由此可见,在经济层面,伊朗历经政府更迭,也依旧不会改变对该协议的重视。伊朗外长将贯彻落实该协议中的经济合作作为访华重要议题,也在意料之中。 与此同时,此次莱西就任总统后伊朗新政府第一次高官访华,选择的时机也颇为不同寻常:就在本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和巴林四个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以及GCC秘书长纳伊夫也同期造访中国;岁末年初之际,伊核协议相关方在维也纳启动了第八轮美伊恢复履约谈判,继续推动恢复伊核协议进程。 目前,恢复伊核协议的谈判无疑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区”,正如中国谈判代表、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王群所说,各方就核领域问题形成了新的“共同案文”,就制裁解除问题形成了“共同谅解”,同意在第八轮谈判中聚焦这一重点问题深入谈判。而制裁解除与美国承诺不再退出,正是伊朗对于同意恢复协议的核心诉求。 与此同时,没有参加第八轮谈判的“退约方”——美国的态度既给恢复协议留下了希望,又继续给伊朗和各方施加压力: 一方面,美国与其它缔约国(中、俄、英、德、法、欧盟)达成一致,解除了一部分对伊朗的制裁(如针对在联合国总部工作的伊朗外交官旅行限制);另一方面,美国也警告称“达成新协议的时间不多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更表示“可能过不了几周谈判就将失效”。 面对美国当前不太可能接受伊朗两大诉求的现实,上个月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同伊朗外长通电话期间,已经表态“中方支持伊方的正当合理主张,反对动辄施压的错误做法”。同为伊核协议谈判的参与方,此次阿卜杜拉希扬来华,极有可能希望在伊核协议谈判问题上得到中方的进一步支持,从而为伊朗在谈判中争取更大的主动权。 伊朗核问题对国际社会和主要大国非常重要,对于伊朗自身更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伊朗所在的地区安全,与伊朗的外部生存空间直接相关。而地区和平与稳定,无疑也是伊朗外长访华的议题之一。 考虑到与伊朗这个什叶派伊斯兰国家的长期对立关系,其周边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对伊朗的一举一动都尤为敏感。香港《南华早报》便指出,对于美国总统拜登任何尝试恢复伊核协议的举动,都令这些国家尤为谨慎。 过去40年来,从宗教、核计划等敏感问题,到也门、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和巴以关系问题,伊朗与沙特阿拉伯为了争夺中东地区影响力和事务主导权,长期竞争、博弈。例如,伊朗长期关注巴勒斯坦建国事业,以扩大自身影响力并削弱沙特阿拉伯的地区影响力。而沙特阿拉伯则需要巴以两国和平共处,以遏制伊朗趁乱渗透,维护其地区主导地位。 至于在是否与以色列缓和关系的问题上,伊朗和海湾阿拉伯国家更是持完全不同的态度、采取截然相对的行为,就如同伊核协议问题一般。 当然,伊朗与沙特(以及其它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2021年也露出了转机的迹象。用“德国之声”的话说,由于疫情之下,双方都有发展地区经济贸易的需求,在也门冲突上存在停火的可能性,加之美国撤军阿富汗令双方都意识到处理地区安全问题还得靠自己,去年两国明显增加了接触,在各场合的各级别会见、会谈次数尤为增加,出现了“关系解冻”的可能性。 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地区动向中,尤为需要各方审慎行事,否则便有可能陷入更大的被动。当伊朗和海湾阿拉伯国家都不再相信美国会大力介入该地区事务时,寻求其它域外大国的支持,无疑是双方眼中增加自身筹码、在地区问题上占据主动的必要之举。 综合考量之下,海湾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前后脚组团访华,也就可以理解了。即使不需要中国公开、直接支援,与中国达成有益的经济合作,获得政治信任,甚至在安全领域有任何合作的机会,都会被这两方视为“增强底气、增加底牌”。 由此可见,同为历史悠久、曾经辉煌的地区大国,土耳其和伊朗都有自己的宏图,也都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局限。在同样的时间集中访华,各自想谈的具体事宜或许不同,但两国的关切其实高度相似。而在开年之际增加多边沟通,增进互谅互信,或许是各方处理地区和国际问题更好的方式。

土耳其、伊朗外长前后脚访华,中国外交下了盘大棋? Read More »

大喊“恋童癖”,男子怒砸BBC大楼雕像

据英国《卫报》报道,当地时间1月12日,一名英国男子爬上位于伦敦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总部大楼,用锤子不断敲打大楼上一处安装于1933年的雕塑,边敲边大喊“恋童癖”。据伦敦警察厅发言人透露,这名男子已经被当地警察和消防队员制服,大楼业主正在检查雕像和建筑的损坏情况。 报道称,该雕塑的创作者为埃里克·吉尔(Eric Gill),雕塑的形象是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普洛斯彼罗和爱丽儿。吉尔在1940年去世,几十年后,他的日记被集结出版。由于日记中记载了他曾性侵女儿与狗的情节,不少人都对他本人及作品持负面态度。 埃里克·吉尔(Eric Gill)是一位英国版画家、雕塑家、字体设计师。他出生于1882 年 2 月 22 日的英国斯泰宁,去世于1940 年 11 月 17 日的英国阿克斯布里奇。 与其在事业上的成就不同,他的私生活令人不齿。在他去世几十年后,他的日记被集结出版,日记揭示了他性虐待两名女儿的真相,甚至还与狗有性行为。 书籍出版后,人们对吉尔的行为普遍持反感态度。 1933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决定将吉尔创作的一座雕塑总部大楼的门上。这座雕塑,描绘了莎士比亚《暴风雨》中普洛斯彼罗和爱丽儿的形象。 但在吉尔的日记出版后,许多人对他及他的作品感到不满。此前,曾有2500人在网站签署请愿书,要求移除这一雕像。《卫报》称,社交媒体上时常有针对这一事件的讨论——如何看待一个知名恋童癖的作品,竟然放在BBC总部门前? 近日,有人将这种不满付诸行动。 据《卫报》报道,12日,一名英国男子爬到大楼雕塑旁,用锤子不断敲打吉尔的这一作品,敲碎了雕像的底座。 BBC称,警方于当天16点15分左右抵达现场,并在大约4个小时后将该男子抓获。BBC工作人员称,可以听到这名男子在猛砸雕像时大喊“恋童癖”。 《每日邮报》补充称,当地的警察局和消防队通过高架平台将他带到了安全的地方。一到地面,他就被警察拘捕了。该男子还表示,这座雕像应该在过去就被拆除。他告诉警方谈判专家:“如果这种事(指拆除雕像)发生在几十年前,我就不会在这里了,不是吗?” 伦敦警察厅发言人表示,这名男子是在消防队员的帮助下被制服的,大楼业主正在检查雕像和建筑的损坏情况。

大喊“恋童癖”,男子怒砸BBC大楼雕像 Read More »

帮助老人学习智能手机 北京多单位发出联合倡议

【现实挑战】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渠道少 【应对策略】北京多单位联合倡议:家庭子女耐心引导帮助,社会机构主动组织教学课程 老年人如何学习操作智能手机?不仅在家庭生活中子女应主动帮助父母长辈学习,社会生活中,政府部门以及社会机构都应伸出援手,通过举办培训班、线上课程等方式开展智能手机教学。 日前,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老龄协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联合发出倡议,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引导和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与老年人共享数字时代的美好生活。 2021年,北京市老龄办、北京市老龄协会联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等单位,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北京市智慧助老行动——我教老人用手机”活动,重点教老年人使用多渠道挂号、北京健康宝、手机导航、打车出行、微信使用等常用功能,受到广大老年人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活动第一阶段在全市举办现场培训班32场,选拔培训骨干志愿者1600名。 2022年初,市老龄办等单位联合发出倡议书,呼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帮助父母长辈学习使用智能手机,让老年人有更多获得感。倡议书呼吁政府部门、学校、活动中心组织开展智能手机教学活动,倡议各级各类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干休所、军休所等机构,应把智能手机教学纳入工作计划,举办培训班,开展智能手机的常态教学。同时利用老年大学等远程教育平台,开设空中课堂,定期或不定期推送智能手机教学、反电信诈骗等网络课程。 倡议书提到,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要通过举办智能手机培训班、发放学习材料、组织上门教学等方式,将“我教老人用手机”活动送到老年人的周边和身边。老年人子女、老年人家庭成员、老年人身边的照护者,是引导老人学用手机最重要的力量,子女、家庭成员和照护者应充分利用居家与老人相处的时机,耐心引导老人正确认识并逐步消除对网络信息和智能技术的恐惧和排斥心理,手把手地教会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呼吁具备举办条件和能力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开展智能手机教学活动,呼吁车站、公园、银行、医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开展智能手机教学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具体困难。 倡议书指出,“我教老人用手机”活动,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政府各单位、各部门作为为人民服务的主体,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的“数字鸿沟”问题,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并充分利用走访慰问、主题党日等各种机会,动员、鼓励、帮助老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 此外,倡议书还呼吁参加“我教老人用手机”培训活动的活力老人积极行动起来,当好智慧助老公益行动的宣传员,组织开展智能手机教学活动,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帮助老人学习智能手机 北京多单位发出联合倡议 Read More »

印尼万丹省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雅加达震感强烈

本报讯:周五(1月14日)下午4点多钟,印度尼西亚气象局(BMKG)发布消息说,爪哇岛西南部万丹省附近海域发生6.6级(原报6.7级)的强烈地震。并称地震不会引起海啸。首都雅加达的震感强烈,人们纷纷从建筑物中逃出。 雅加达国际日报的同事也纷纷下楼避难,五楼董事长熊德龙的办公室,挂在墙上的照片有被震落在地。 (闻喜 报道)

印尼万丹省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雅加达震感强烈 Read More »

乡村生活短视频为啥走红?

这两年,拍摄“怀旧类农村生活”视频深受大众欢迎。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乡村慢生活内容题材正被越来越多人尤其是城市居民向往。   田园生活“看上瘾” 斑驳的红砖房子、掉漆的柜子、粉色小碎花窗帘、藏在窗边的钥匙,逗猫、喂狗、捞鱼、种菜、到镇上买肉……这是抖音博主“张同学”短视频里的常见场景。就是如此普通的农村生活,却让“张同学”爆火出圈,还登上了北京卫视跨年晚会。 自去年10月4日发布第一条视频至今,“张同学”靠50多个原创视频,积累了1800多万粉丝,获赞7200多万。张同学所在的辽宁省营口市建一镇松树村,也成为粉丝们的打卡地。许多网友表示:“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对农村的日常生活这么上瘾。” 乡村生活类视频大都展现了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及背后的乡土人情。正如“张同学”所说:“农村跟城里生活不一样,春天收拾地播种,夏天施肥打草,秋天收玉米,冬天上山砍柴,一年四季都有做不完的农活,这些都是拍不完的题材。” 北京大学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田丽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在追求现代科技生活的同时,人们内心深藏着对田园的向往。乡村生活视频的出现,满足了此类情感投射,也给予了部分观看者短暂逃离现实生活压力的契机,因而受到大众欢迎。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主任李勇坚分析称,有过乡村生活的人看了怀旧,没有这种体验的人看了新奇,加上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影响,多重因素促成乡村题材视频的火爆。   “三农”视频受欢迎 近年来,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乡村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短视频凭借自身“短、平、快”的技术特性与传播特点,使农村、农人、农货进入更多人视野,在消融城乡边界、解决城乡时空隔阂方面起到不小的作用。“三农”相关内容已成为短视频平台的重要部分。 截至2021年12月,抖音上粉丝量过万的“三农”创作者已超过4万名。2021年全年,抖音上“三农”相关视频日均播放超过42亿次。根据《2021抖音“三农”数据报告》,过去一年,抖音上受欢迎的“三农”视频内容中,排名最前的分别为农村生活、农村美食和“三农”电商。 田丽认为,随着媒介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交往空间开始重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人们对乡村的集体记忆和整体认知,不再局限在实体的物理空间和生活场景中,新媒体产品折射出的乡味、野趣和新农村面貌等,重塑了大众的乡村印象。碎片化的短视频和图文信息,重构了“数字原住民”的乡村记忆。“张同学”等知名博主不仅构建了国内年轻一代网民的乡村印象,还构建了世界范围内网友对中国乡村的记忆。 不过,目前来看,此类主题内容质量良莠不齐,还存在土味低俗、粗制滥造、跟风模仿等不良现象。对此,田丽认为,长期看一定会优胜劣汰,只有高质量、高水平、高情怀的视频,才会长久地吸引海内外受众关注。   乡村振兴有奔头 接受采访时,“张同学”曾表示希望通过线上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记者了解到,“三农”创作者中,有不少新农人已开始借助电商来推广自己家乡的农特产品。 以创作者“川香秋月”为例,她曾在流水线工厂打工,回到家乡四川泸州后,拍摄种地干农活的短视频。其中一条磨豆花的视频,涨粉超50万。随着粉丝增加,她创立了自己的农货品牌,通过电商卖萝卜,成功实现了“为家乡带货”。 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8月开始,平台推出新农人计划,从流量扶持、运营培训、变现指导等方面,全方位扶持“三农”内容创作。2021年,抖音通过“乡村大师课”“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多种活动,帮助“三农”创作者解决曝光不足等问题,让美好乡村被更多人看到。据悉,这些活动旨在发掘乡村创作者,激励他们围绕乡村美景、美食特产、特色民俗、生产劳作等进行长期创作、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除了利用高人气传播乡村独特文化景观、带火乡村旅游、拓宽农货销量,创作乡村生活视频的新农人本身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专家表示,如果年轻人在农村有发挥的舞台、有自己的生存价值,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才振兴,会推动乡村进一步创新发展。

乡村生活短视频为啥走红? Read More »

“双减”后首个寒假来了,校外培训有哪些变化?

寒暑假历来是校外培训的“黄金”时段。“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寒假即将到来,校外培训市场会有哪些变化?   学科类培训总体“冰封” 随着学而思、新东方退出义务教育学科培训,大量培训机构关停或转型,这个寒假,“背着书包赶培训班”的景象必然不再。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记者咨询多家培训机构发现,这一规定得到了较好落实。多家培训机构均表示,寒假没有学科类培训课程,所有授课都将在放假前结束。 寒假是“红线”,放假前的两三周就成了校外学科类培训争抢的热点时段。 2021年12月,“乐读优课”App上线,其介绍自己是一家“持证上岗”的中小学学科辅导机构,将于2022年1月起,为中小学生提供包括语数英等科目在内的在线直播课程与服务。以六年级数学课程为例,该课程最早开课时间为1月10日,为周一至周五直播授课。 在课程开售仅几个小时后,不少都已报满。但这一火爆景象,很快便宣告落幕。 在最热的时候突然下架,其原因众说纷纭:家长群里传“被举报了”;而“乐读优课”自己表示,因为系统存在故障,需要升级优化。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难看出,对于校外学科类培训,家长端仍有需求,商家也未完全放弃。   变相违规行为尚未禁绝 正是瞄准家长端的需求,一些变相违规培训还在试探监管底线。 “【好老师】我是数学X老师和同事全科辅导,一起为单科低于90分学生特训,8次课至少提15+……”临近寒假,不少家长都收到了类似短信,推销“一对一”培训课程。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表面上注销了办学资质,但以课外托管的名义行学科类校外培训之实。在太原等地,一些从校外培训机构流出的老师做起了“一对一”上门家教,收费也水涨船高,从过去一小时200元左右涨到500元甚至更多。 有北京家长反映,曾收到自称是“某思”培训机构老师的电话,介绍寒假有语数英等学科课程,“小班授课,学费打折后460元一次,但是只能线上教学”。 针对这些寒假可能出现的问题,教育部专门印发通知强调,严防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开班、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以“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名义超范围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问题发生。严查隐形变异行为,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研学”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培训。 体育编程艺术类培训受到欢迎 冰上集训营寒假全天班,一期6400元……寒假将至,北京的王女士早早给孩子抢报滑冰课程。“既能强身健体,又让孩子有个去处,相当于托管了。”王女士说,对于没有老人带孩子的家庭,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寒假,除冰雪运动格外火爆外,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体能等体育培训及编程和艺术类培训也受到欢迎。家长们表示,假期能让孩子集中时间培养一些特长爱好,同时也符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改革方向。 “假期是孩子休息调整、自主发展的重要阶段。希望您能够尊重孩子成长的科学规律,不把假期当学期,给予孩子留白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在《寒假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中说,人生如长跑,起步忌冲刺,薄发需厚积,建议鼓励孩子广泛阅读、锻炼身体、培养兴趣、传承文化、孝亲敬老、劳动实践,培养让孩子终身受益的综合素养、强壮体魄和健康人格。

“双减”后首个寒假来了,校外培训有哪些变化? Read More »

争分夺秒——气膜方舱实验室助力津城阻击奥密克戎

这是1月12日拍摄的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体育场内的方舱实验室(无人机照片)。 1月12日,天津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为提升检测速度,位于北辰区、滨海新区等地的气膜方舱实验室相继投入使用,为助力天津阻击奥密克戎赢取宝贵时间。

争分夺秒——气膜方舱实验室助力津城阻击奥密克戎 Read More »

万丹发生 6.6 级地震

万丹发生 6.7 级地震

  【万丹讯】万丹发生了6.6级地震。 震感远至雅加达和西爪哇。   印尼气象、气候和地球物理局(BMKG)表示,周五(2022 年 1 月 14 日)发生的地震震中位于 10 公里深处。 地震震中位于南纬 7.01 度和东经 105.26 度坐标处。   BMKG 表示,地震发生在万丹省苏穆尔西南 52 公里处。   除万丹外,雅加达周边地区全都强烈震感。德博市至茂物县区也有震感。 (哼哼) 更多内容:返回国际日报首页,查看更多 ↓      其他精彩视频/资讯,请关注、分享、点赞  ↓   @guojiribaoindonesia.official        @guojiribaoindonesia.official   @guojiribao.indonesia        @guojiribao

万丹发生 6.6 级地震 Read More »

新一线城市是受访应届生最青睐就业地

转眼已值岁末年初,不少应届毕业生已经拿到了满意的offer(入职通知),还有一些学生为了找到心仪的工作仍在继续求职。随着新业态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一系列就业政策的出台,就业环境在不断发生改变。这届应届生喜欢的工作是什么样的?他们对找到心仪的工作有信心吗?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225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薪资福利待遇、行业发展前景和企业知名度是受访应届生最看重的三大方面。新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通常是指那些最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一线城市”的城市,也泛指正在发展中的二线城市——编者注)是受访应届生毕业后最想去的城市。81.9%的受访应届生对找到心仪的工作有信心。 受访应届生求职最看重薪资福利和行业前景 “我找工作最看重个人兴趣、职业发展方向和前景。我平时就喜欢做学生相关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所以就专注应聘辅导员这个职位。虽然跟专业不对口,但我很感兴趣,性格也很适合。我认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辅导员,个人发展前景也会不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杨哲说。 即将毕业于一所理工类院校的刘旭,则非常看重专业对口,“工作内容不一定得是非常熟悉的,但首先要跟专业对口,这样我能够尽快上手,还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其次是兴趣,这能使我在以后工作中积极性更高一些。也容易‘爱一行干一行’,深耕一个领域”。 新闻专业应届毕业生朱淼淼(化名)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她比较看重薪酬待遇、行业领域和户口。“身为女孩,我挺看重归属感,想要找一个喜欢的城市去工作和生活。对收入也很在意,因为租房、社交、吃穿用度等各方面都要开销,也想尽快有一些积蓄”。 这届应届生找工作看重哪些方面?结果显示,薪资福利待遇位列第一,获选率为70.0%。其次是行业发展前景(53.2%)。47.9%的受访应届生会看重企业知名度。其他还有:工作氛围与环境(38.7%)、个人发展前途(38.3%)、兴趣爱好(35.7%)、专业对口(23.2%)和岗位内容(21.6%)等。 新一线城市是受访应届毕业生最青睐的就业地 刘旭对记者说,他是“京津冀”人,“老家在河北,本科在天津就读,研究生在北京读。以后工作,我想在北京或天津。因为这两个城市发展好,自己都比较熟悉,离家人也很近,非常亲切”。 杨哲的家乡在陕西。他表示,只要有好的机会,并不特别看重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但对于回到家乡,他表示并没有这个打算。“我比较喜欢无拘无束,离家太近就没那么自由啦”。 江西省某高校本科应届生胡巧(化名)是土生土长的江西姑娘,她告诉记者,想去外省市工作,比如成都,“成都这些年经济发展快又好,压力又比一线城市小,年轻人既能得到成长,生活又能过得不错。而且也是南方城市,饮食习惯不会相差很大”。 朱淼淼喜欢深圳和杭州两座城市,对于杭州,她感到,相比一线城市,杭州经济繁荣、硬件设施不错,生活能够丰富多彩。而且风景美丽、气候宜人,生活幸福指数更高。 毕业后准备去哪里发展?数据显示,35.8%的受访应届生看好新一线城市,28.8%的受访应届生计划留在一线城市,25.6%的受访应届生选择去二线城市,9.3%的受访应届生想回家乡。交互分析发现,专科应届生中想在二线城市发展的比例最高(35.6%),研究生想留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占比均最高,分别为39.6%和41.7%。 81.9%受访应届生对找到心仪的工作有信心 朱淼淼已经收到了3家企业的录取通知,有一家是自己非常满意的。“这下可以安心回家过年啦!”她表示,班上陆续有同学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虽然大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会感觉疲累,也常感到不确定,但只要坚持下来,总会找到满意的工作”。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表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赶上了“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恰逢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他建议大学生们要先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把握住未来的朝阳行业,去有增长性、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产业。这样做,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价值,投身到国家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同时,能增强大学生就业的稳定性,提升职业发展的价值,提高就业质量”。 “这两年,在稳就业和保就业政策的前提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给企业一定的稳就业补贴,高校进一步扩大高层次人才的招生规模等,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更加有效的、能兼顾短期中期长期的政策,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针对大学生的岗位需求。当然,这也是需要社会、政府、高校、企业、毕业生及其家庭,一起去解决的问题。”王霆说。 调查中,81.9%的受访应届生对自己找到心仪的工作有信心。交互分析发现,研究生和本科生信心度较高,均为83.8%。留在一线城市的应届生信心度最高(87.3%),其次是新一线城市(83.6%)。 受访应届生中,研究生占19.6%,本科生占67.1%,专科生占13.3%。

新一线城市是受访应届生最青睐就业地 Read More »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