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印尼海参

很多人谈到印尼特产,首先肯定想到的是来自加里曼丹的燕窝,或者是在巴厘岛游客经常必点的廉价石斑鱼或龙虾等,请不要忘了印尼还有一个天然名贵的海洋资源—海参。

渔民用传统方式刚捕获的海参

当地语又称为 “Teripang”的海参,其实早在18 世纪就已经开始捕捞、批发和贸易;其最大的交易港口就是位于苏拉威西岛南部的望加锡港口,也是历史上亚洲最大的贸易中心。当时人们使用末端带有钉子的简单木具来捕捞海参或仅使用基本的潜水设备在退潮之际收集。

 

目前,此区域的海参大约有16 个不同的品种;一般在12 月至3 月季风期间渔民用长矛或疏浚式进行捕捞,随后根据大小进行整理分类:一般个头较小的放置在容器或用过的蔬菜袋中;大中号的先在热水中煮沸,然后晒干并保存。一般而言,各渔民们都会将最为优质的海参与其他家汇集进行出口。高品质的海参个头大的有时候相当于七根海参的总和,如约重1公斤的沙参(Holothuria scabra)往往可卖到80万到150万印尼盾左右(约400-750元)。捕获后的海参往往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出售给东南亚及中国贸易商,然后经中间商转卖中到香港、厦门和其他港口等地。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材,也是名贵的药材,有着延年益寿、消除疲劳及促成人体细胞再生和机体损伤修复的能力,同时也因作为兴奋剂和壮阳药深受中国市场的青睐。

望加锡街铺售卖已晒干包装后的海参

如今,站在在望加锡( Makassar)的Paotere港放眼望去停泊着一排排的船只忙碌地进行海鲜交易,也侧面证明了这带地区依然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其实,这背后也归功于当地人采取的捕捞方式 —Sasi,即一种封闭式的捕鱼体制。其对捕鱼时段有着明确的规定,一般通常开放再开放两周到三个月左右之后会关闭几个月,并且在指定区域捕鱼的同时也明确规定捕捞网孔的大小,来确保地方可持续发展的渔业资源。

 

本报记者叶露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Wenxi Zhang

Wenxi Zhang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