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途误撞为半个记者的独白
——写于11月8日中国记者节
来自中途误撞为半个记者的独白
和记者朋友们

  如果没有疫情下有着大把空余的时间和做新闻的朋友闻喜的鼓励和扶持,也许就没有我今日半途误撞这个记者的身份,而且越装越像。或许也是命中注定,想想大学时不知怎么混在了一个几乎是理工男的理工科大学内,但学得是编辑出版专业。当时憧憬着就是毕业以后在出版社和文字打交道,顺便搞搞版权翻译之类的工作。毕业后,随着前男友来到了印尼,无可事事就从事了中文教师的职业,几乎是出于意外;随后十年余载和中文教育打交道,平时也算没远离动笔。不料世间来了一场经久持续的疫情,于是就开始动笔打发时间,随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原本在疫情前被朋友介绍“这位是中文老师及翻译”;现在就干脆被朋友们视为记者,社会职业瞬间转变。其实,任何身份已无关重要,最重要的是感觉自己可以用文字慢慢将心沉淀下来,并真正爱上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转换成文字和亲朋好友们分享的那份愉悦。

本文作者采访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

  或许,在众人的眼中记者是份较为尊敬的社会职业,每日永远过着精彩风光的生活,比如随时可碰到不同背景的优秀人群,进行着精彩的对话。今日趁好借一年一度的记者日,来谈谈几点我发自内心对这份职业最直接的感受。

  1. 动杯晚9点后

  中国女孩子一般不排斥酒精,但是自从有了这份职业之后,永远是每日晚上至少7点后动杯(实际上大部分9点以后),哪怕有时周日早午餐的套餐含有免费酒水也是不敢沾。有一次朋友一直不懈地怂恿,虽起初执意推却但最终防线被攻破喝了几杯,导致当日晚上(一般当日晚上9点截稿)疏忽调整配图的像素,打破了报社有史以来发送最小的图片像素— 7KB ;同时犯下“中印“和“印中”颠倒次序,那股无地自容的懊恼就开始深深自责。当时如果没有社长及时把关,任何极度敏感的政治问题都将犯下严重的错误。久而久之为了避免“负罪感”,“动杯时间”就成了截稿9点后,有时候如写文化稿之类的,7点后也可开启尽兴。

也可阅读:

  2.无目的行走着

  记者或许一直在别人的眼中“一直行走着”,带着一股独来独往或横冲直撞的那股潇洒;尤其是女记者更与男人视为等同。记得前几个月去土耳其边采风边享受着这趟由于疫情推迟2年多的行程。当我告知好友我将一人独行,她及时发短信表达“太可怜了,我那里有朋友或许可以陪你走走”。其实,我巴不得自己那份独享出行的快乐,或者多年来已习惯了一个人旅游的那种状态。从来不去计划攻略,对于某一个场馆新建或碰到有趣的人就一屁股坐下来忘时地聊天或开始进行提问;飞机落地行李放下第一时间冲到附近的超市研究半天售卖生活用品和蔬菜瓜果。出国的行程总是少不了花大把时间在超市里瞎逛,因为一直觉得超市是折射整个国家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消费方式和物价水平。出行无任何景点或网红打卡点的安排,也尽快不换城市的方式也几乎无任何人愿意同行。

  3. 形象上装严肃

  记者的形象往往在众人前较为严肃,也有助于个人在社交媒体上所发表评论的说服力。即使有时候出于内心狂热也不得不掩饰,在商场中拿起一条迷你粉红裙但瞬间改向黑色长裙,也真得觉得实在没有任何场合穿迷你。久而久之,那股疯狂也被收起,放慢用脑说话,且大部分深色调服饰,且过膝。

  4.人生被视完美

  孤单孤单大部分总认为记者身边不缺“另一半”;每天见到行行色色优秀的人群一定已找到那份“完美的归宿”。但是往往有所不知,论按中国的晚婚比例女记者达99.99%以上;社会能力强及较为理性的形象让大众觉得与记者过日子无安全感。因此女记者注定是孤独的、单身的,因此永远不要不相信社交媒体所展示的那些“美好瞬间”,因为没有人会发如整晚在电脑前敲字的场景。

也可阅读:

旅居泗水哥伦打洛广州籍华人

与泗水市广肇会馆主席举行联谊活动

  5.已知却装不知

  尤其是采访重要人物之前,总会花大把时间去搜索研究其个人背景和履历等资料,然后在准备好问题之际,发现其实已完全在网络发达的今日几乎找到完整的答案。但是,你在第二天去采访时,还是假装着去提问这些心中皆知的答案,这份感觉可谓妙不可言。

  6.永远忙碌状态

  因为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各个地点不断地转移,总让身边的朋友感觉视个“大忙人”,打电话一接总问“此时此刻在地球的哪个角落?”其实,大部分时候朋友问及“你忙吗?”,我总是说“完全不忙”。或许有时候让人觉得忽悠,但是我一直认为对于你想见的人总是可以抽出时间的,哪怕是一起共进短促的午餐或晚餐,因为每个人都是要用餐的。有时候,其实有时候处在忙的状态,但“欺骗”一下自己的情况,感觉非常美妙。因为在你说“不忙”的那一刻,感觉那瞬间脑子放空,也可暂时停下来。但忙碌的形象已在朋友中无形的树立,当然这份“正面形象”也就默默认同;只是让有些朋友因为饭局想先早退,如果我在场同行,总是说“我这个记者朋友现在急着回家去写稿,所以我们先走。”我听后感觉那个“白色谎言”也是云里雾里,但绝对是个“高大上”的理由。

和新闻媒体工作者闻喜

  7. 新闻开启每日

  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看自己的《国际日报》,配着1杯印尼的咖啡后再出门,不然出门总觉浑身上下不对劲;如果急着出门,就在手机上备注看到第几页,当日睡前一定要完成这项”精神任务“。

  这就是我这位半个记者在近2年多感受到生活点滴的改变;也不知道真正的同行是否在某些点上感同身受;不管怎么样,在此祝记者朋友们节日快乐并共勉。

  本报记者叶露

 

其他精彩视频/资讯,请关注、分享、点赞  ↓

  @guojiribaoindonesia.official 

  @guojiribao.indonesia

       @guojiribao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Harris

Harris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