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洋北归 成医学国士
——追思“忠肝义胆”的吴孟超院士
吴孟超院士

廖省:林越

据中国官媒报道,今年5月22日13时02分,荣获“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院士在上海含笑而逝,享年99岁。5分钟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也在湖南长沙离开尘世。一日陨落两星,昆仑长江震痛;神州悲泣,海外追思,国际社会纷纷致哀。

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解亿万民众口粮,屡见媒体报道;而吴孟超院士的“手术刀”治肝胆患者顽疾,国内外华人社会知者不多,故搜集一些吴老的资料与大家共览。

吳孟超1922年8月31日,出生于福建闽清一个小山村,幼年家境贫寒,以致营养不良,三岁才会走路。5岁时母亲带着他与弟弟到沙劳越诗巫市(Sibu)投奔父亲;从9岁起,他上午跟着父亲割橡胶,下午上学校读书。他追忆:“割胶既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性格,又练就了我灵活的双手。”吳老在记录片《报国之路》中曾经说过:“割胶就等于我们做外科手术一样的,要精、准、快,也是那时候打下的基础锻炼了我。”

他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秉承华人“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祖训,他们咬紧牙根尽力供孩子上学。作为家中的長子,吳孟超成为父母的重点培养对象,被送到当地进步华侨开办的光华中学,接受了早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他埋下了精忠坚贞的种子。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向校方争取把准备为毕业生办聚餐的钱,以“萨拉瓦国诗巫光华初级中学1939屆毕业生”名义,通过陈嘉庚先生的南侨总会寄给八路军;意外的是,八路军总部竟然给他们寄来感谢信,让他与同学们深受震动,更坚定了报国之心。

初中毕业后,父亲计划将他送入英殖民政府开办的中学深造,但他坚持要回到中国。1940年,经父母同意后,18岁的他放弃了国外已稳定的生活,与六名同学回国投入抗日洪流。当他含泪挥别抱着妹妹在码头送行的父母,完全没想到,这是与母亲最后一次见面。

吳孟超与同学在越南西贡登岸,跋涉到云南昆明。本想直奔延安,因国民党的阻扰无法参战抗日,于是进入迁到昆明的同济大学附属中学求学。1943年考进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1949年毕业,从此走上了医学救国的道路。

《亚洲周刊》刊载林友顺《吳孟超医学传奇心路历程》一文叙述:“1945年,思念孩子的父亲远赴中国终于见到了吳孟超。当时,他父亲的态度很明确:要吳孟超跟着他回到沙劳越,但是吳孟超却拒绝了父亲,并表明无论多么困难,他都要留在中国。这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父亲。”“与许多返国青年一样,吳孟超回国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他经历了文革、大跃进等苦难的日子。”当改革开放形势大好后,吴老正准备把年已八旬的母亲接到中国。不料几天后,他的母亲却在睡梦中离世,给吳孟超院士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成功不会从天降,吳孟超毕业后实习一年,被学院分到小儿科。医务部主任说:“学校择优录取,你外科成绩仅65分,但小儿科成绩却是全班第一。”小个子的吴孟超坚持要去外科被拒,干脆放弃学校分配的工作,跑到另一家医院应聘。虽然他的外科成绩不太好,但他身上的冲劲和韧劲,打动了这家医院的外科主任,他如愿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

1956年,“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到他们医院当兼职教授。吳孟超从查房、检查病人到科研、开刀,一直与裘老师在一起。四年勤学“以精准见长,手术时不多开一刀,不少缝一针,尽量減少病人创伤”的裘氏刀法,这也成为他后来在手术台上秉承的宗旨。

当吳孟超升格为主治医生时,裘老师向这位好学的弟子指点了未来的方向:“当今世界肝脏外科还很薄弱,中国的肝胆外科还是一片空白,而中国又是肝脏疾病的高发地区。”就是这句话,让中国肝胆外科创始人诞生了。让中国无数胆肝病患有了重生的希望。

吳孟超铭记裘老的教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他一生对学生的要求很严,规定学生必须有过硬的基本功,做到“三会”,手术要会做,经验要会写,上课要会说。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吳老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并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颁奖辞:“60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

2019年1月中旬,吴院士退休,但仍不时到医院作指导。他逝世后,上海东方肝胆医院于23日早晨在3号楼举行悼念仪式。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于23日至25日在上海市长海路225号广场设置灵堂,接受吊唁。26日,告别仪式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举行。

吴老没有忘却弯弯的割胶刀,虽然未能扛起抗战的大砍刀,但成就了救人的“柳叶刀”。他体验了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沧桑和奋斗、见证了神州大地的改革和崛起,更在南洋华人热血奉献、牺牲的花岗岩丰碑上,刻下了辛酸、诚朴、感人至深、光辉灿烂的一页!

有些人虽然远去,但升华成了宇宙的小行星,含笑俯瞰着为之奋斗一生的那片热土,护佑着赤道南北的芸芸众生。这些忠肝义胆、爱国护民的国士,怎么会被人们所遗忘呢?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Wenxi Zhang

Wenxi Zhang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