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功夫表演皮影戏的维达悦•昌(周绵昌)

伊万·山多沙(IWAN SANTOSA)

维达悦·昌(Widayat Djiang),又名周绵昌(Tjioe Bian Djiang),是至今仍坚持表演皮影戏的土生华人之一,成为了沟通爪哇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桥梁。在表演皮影戏时,他还能使用夹杂着一些普通话词汇的高级爪哇语(Bahasa Jawa Krama)或福建方言。

1940年,周绵昌出生于东爪哇省安褥县(Nganjuk)。其父周国兴(Tjioe Kok Hin)是新客华人,母亲朱阿莉娅(R.A.Djuariah)是日惹帕库阿拉曼公国(Kadipaten Paku Alaman)的贵族。因而,周绵昌从小就对中华文化和爪哇文化非常熟悉,他的家庭也教导他亲近这两种文化。周母取有一个中文名,叫王金花(Ong Kim Hwa)。周父非常喜爱皮影戏,这使得周绵昌有机会接近一些爪哇文学艺术工作者,并定期与周母一起去观看皮影戏。

成年之后,周绵昌和爪哇语著作《精神传播者》(Panjebar Semangat)中的许多作者成为了朋友。与此同时,他还努力节制六欲,领悟爪哇神秘主义 (Kebatinan/Kejawen)的教义。从小养成观看皮影戏的习惯让周绵昌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周绵昌说道:“有一天,家人把我‘托付’给了一位叫苏摩玛尔然 (Soemomardjan)的皮影戏艺人,他是一位来自莱顿(Leiden)的荷兰人,娶了爪哇女人为妻。”当时,周绵昌居住在安褥县巴戟(Pace)镇格朱朋(Kecubung)村。

自此以后,即上世纪50年代,周绵昌师从苏摩玛尔然。后来,苏摩玛尔然把自己的许多古典皮影戏藏品都传给了周绵昌。这些藏品源自独具“软化”特色的19世纪,皮影戏人物脚底用红、白、蓝三种颜色上色,这三种颜色象征着荷兰王国的国旗。

“看,这里有红色、白色和蓝色。这类皮影在印尼独立之后就不再制做了。”周绵昌一边展示着这些珍稀的藏品,一边说道。莱顿的一个博物馆曾经想从他手里收购这些藏品,但是周绵昌表示:“我不会卖,这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与众多来自爪哇的皮影戏艺人不同的是,周绵昌从父亲那里学会的拳术(Kun Thauw)或称为中国自卫武术,使他能够把“功夫大师”式的手部旋转动作应用到对皮影的操控当中。“这种对皮影的操控方式可以说是爪哇华人皮影戏艺人的一大特色。”他说道。

梭罗文化协会

周绵昌在安褥初中(SMP Nganjuk)(今安褥第一国立初中,SMPN 1 Nganjuk)上学的时候,与伊达·拉娜瓦蒂(Ida Ratnawati)结婚。初中毕业后,家人和研究爪哇文化的同伴们都鼓励他加入梭罗文化协会(Himpunan Budaya Surakarta, HBS)。这个学校培养了许多艺术家,如画家杰易汉(Jeihan)、杜拉(Dullah),以及皮影戏艺人吉·阿农·苏罗多(Ki Anom Suroto)。“他(吉·阿农·苏罗多)是我的好朋友。”周绵昌说道。周绵昌和皮影戏艺人吉·曼德·苏达尔索诺(Ki Manteb Sudarsono)的关系也很密切。

周绵昌从梭罗文化协会毕业后,有人邀请他去演出,其中包括了来自雅加达的邀请。与过去信仰爪哇神秘主义流派的艺人一样,为了使演出能顺利进行,周绵昌做好精心准备并时常斋戒40天。然而,他的中国和爪哇混血身份却迫使他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当“9·30”(G30S)事件爆发时,周绵昌不得不“卑躬屈膝”。由于很难获得演出许可并受到各种各样的规定限制,在1965至2004年这长达39年的时间里,周绵昌从未像其他皮影戏艺人一样正常举办演出。“他说,我只能在格朱朋村(Kecubung)周边乡村举办的小活动里演出。”

快递服务

周绵昌的日常生活很有“爪哇风味”(Njawani)。他居住的草药店名为“九贤”(Wali Songo)(意为14世纪在爪哇岛传播伊斯兰教的九大圣人)。周绵昌的住所位于他孩子家旁边,住所里有皮影戏人物画像和古典皮影戏用具。作为生活在爪哇农村的土生华人家庭,他们的生活已经和当地社会融合在一起,并成为当地特色的一部分。连周绵昌的孙子在举行割礼的时候也要求他彻夜表演皮影戏。很多邻居都知道这位“华人皮影戏艺人”或者“皮影戏艺人维达悦·昌”。他每年都为村里的禳解祭祀表演皮影戏,并且在安褥县周边乡村巡回演出。达兰·伊斯甘(Dahlan Iskan)(前国营企业部长)(Menteri Badan Usaha Milik Negara)注意到周绵昌中华爪哇混血的身份,随后,请他到泗水唐人街庚邦·直苯(Jalan Kembang Jepun)演出。此后,周绵昌还曾被邀请到三宝垄大觉寺(Tay Kak Sie),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上表演皮影戏。

为了维持生计,周绵昌经营着安褥市内的快递业务。他虽然不再上台表演,但仍然悉心保管着他的皮影戏藏品。1998年局势的变化为他带来了重新登台演出的机会。在2010年,他还收到了一封给皮影戏艺人的正式信函。

“三宝垄河(Kali Semarang)上,我在郑和舰船的仿造船上表演皮影戏。我想用多语言旁白的方法去保护这种独一无二、兼具中华和爪哇特色的皮影戏表演,”他说道。周绵昌演出的时候,给他伴奏的歌女中有一位是日本人。

令人惋惜的是,周绵昌的九个孩子里没有一个能继承他表演皮影戏的衣钵。因此,他希望十个孙子中至少能有一个有意愿成为皮影戏艺人。周绵昌提到其中一个孙子——15岁的约卡·利兹基(Yoga Rizky), 似乎有兴趣成为皮影戏艺人。“他最经常陪伴我演出,还会兴致勃勃地观看一整夜的皮影戏。”周绵昌说道。如今,周绵昌年岁已高,但仍希望能到雅加达表演皮影戏。

(原载《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二册)》。本文初稿刊登于2012年1月25日《罗盘报》)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Wenxi Zhang

Wenxi Zhang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