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需要的不只是照顾 医:更需要了解个性与心态

  开商店的老爷爷自从中风后,因走路速度慢,常来不及走到厕所就尿出来,于是家人就让他包尿布,但老爷爷却因此不肯走出房门,也不再去店裡了。日子久了,他的话和表情变得愈来愈少,所有的身体和心灵反应都变慢,家人是想是否是中风的后遗症让他退化了。

  另一位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黄伯伯每次尿床后,儿女帮他换尿布,或是在厕所替他处理大小便时,他的身体都会变得很僵便,连移动一下都很困难,儿女想是否是老爸爸的巴金森氏症的病情加重,需要换药或增加药物剂量。

  高雄长庚医院神经内科系主治医师陈乃菁在她的新书《「这样安排是为你好!」─25个照顾父母的盲点》(宝瓶文化出版)中分享前述两个案例指出,其实这两位长辈都不是家属担心的病情加重,她到访第一位老爷爷的家,发现原来店面正后方就是他的房间,而是老爷爷很介意「包尿布」这件事,因此陈乃菁协调医护人员和家属训练老爷爷改穿复健裤,以及自主性的每小时去上一次厕所,之后日间就不使用复健裤,靠著频跑厕所解决问题,只有在夜间睡觉时才穿一下复健裤。

  老爷爷不穿尿布后,终于愿意再走到前头的店面。他开始东看西看,不时跟来店裡的老客人、老邻居聊天。他的话多了,脸上的笑容也回来了。

  至于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黄伯伯则是对儿女帮他换尿布、床单及清洁身体感到尴尬和紧张,以致在过程中,身体变得很僵便。

  因此陈乃菁建议黄伯伯,应该要每小时主动上一次厕所,就算没有尿意,也该尝试著尿一下,这样可以减少来不及赶到厕所而尿在裤子中的状况;至于夜间睡觉尿床的问题,则先试著半夜换一次尿布,就不会面临到尿多到溢出来的问题。

  陈乃菁提醒,照顾长辈的晚年,医疗和药物只能算是其中的小角色,更关键的因素,还是照顾者的心态和照顾知识。只要将心比心地去理解被照顾的长辈,根据他的个性,去应对照顾上的问题,更进一步採用合适的方法,做出生活上的调整与改变,那麽,对老人家、家属和医疗单位来说,就能达到一举数得、多方获利的好结果。

更多内容:返回国际日报首页,查看更多 ↓   

 

其他精彩视频/资讯,请关注、分享、点赞  ↓

  @guojiribaoindonesia.official 

  @guojiribao.indonesia

       @guojiribao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Heng

Heng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