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玛大孔院举办“感知中国–高考”讲座
观众

【本报讯】10月8日,印度尼西亚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孔子学院举办“感知中国”系列之高考活动。本次讲座由玛大孔院教师王茯苓和本土教师郭晗晗主讲,意在让印尼师生及当地民众了解中国高考的基本情况和作用。本次讲座作为“感知中国”系列讲座的的第二期,受到了印尼师生的广泛好评,观看直播讲座的人数达到153人。观众们来自万隆、茂物、德博、唐格朗、雅加达、勿加西、坤甸、泗水、巴淡等城市。共同希望语言学院、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万隆国际外语学院、宝拉维加亚大学、印尼八华学院、Universal Universitas、Universitas Negeri Makassar、播种学校、SMA Plus PGRI Cibinong、SMA Katolik Frateran、 Chandra Kumala School等校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国高考从1977年恢复至今,已走过40多个年头。在这几十年间,为了更好地选拔人才、激励并培养高素质人才,高考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完善。高考是由中国教育部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调度的,考题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 (实行自主命题) 省级教育考试院制作的,不同地区,高考会使用不同的试卷,如:大部分地区使用全国卷,个别地区使用自主命题卷(如江苏省)等。
讲座还以2018-2021年考生人数为例,介绍了报考人数现状及河北、河南、山东、广东等几个高考大省的报考人数。庞大的报考人数导致了高考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十分激烈。
现在中国高考的考试科目设置实行“3+X”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这六个科目。“3+X”模式分为:两种“3+3模式”和“3+1+ 2模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
王茯苓老师还分享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高考前,有的老师会在教室门上挂粽子,让学生们高高地跳起来,用头顶粽子,代表着“高粽”,寓意为“高中”。考试当天有些东北地区的考生会穿紫色内裤,代表着“紫腚能行”、“紫腚赢”,寓意为考试指定能行、指定赢。还有一些考生的妈妈在考试当天穿旗袍,祝福孩子“旗开得胜”。
高考是一个最公平、最容易改变命运的机会,考生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诚实、认真地考试,再进入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它还是国家大规模选拨人才的重要途径,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希望通过玛大孔院举办的“感知中国–高考”讲座能够让印尼师生们感受到高考的魅力,了解到中国的高考现状,感知到一个真实的文化中国。 供稿:印尼玛大孔院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Alice

Alice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