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人就有1人血脂异常 中医授“3招”降胆固醇、防高血脂

  根据统计,在台湾每5人中,就有1人血脂异常,且45-55岁是高血脂的好发期,男性罹患机率会高于女性;对此,中医师彭温雅分享食疗、穴位与运动方法,帮助有此症困扰的民众能降胆固醇、预防高血脂、改善末梢循环。

  中医师彭温雅在脸书专页“彭温雅医师”发文说明,痰湿体质的人,表现在外就是体型肥胖、腹部肥满,而“湿”可分外湿和内湿,外湿指环境潮溼等,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常,使津液停聚,或因为生冷饮料使体内津液停聚,形成内溼。

更年期女性肝肾阴虚 滋阴补肾控血脂
  彭温雅提到,过多的甜食 有害脾胃运作,导致体内湿气无法排出,生痰生湿而成高血脂,尤其女性更年期后,体质走向肾阴亏虚,代谢能力下降,体内胆固醇增多,血脂无形中升高。因此中医治疗高血脂症著重利湿化痰、强健脾胃;更年期女性属肝肾阴虚,须改採滋阴补肾为主,藉此提高身体机能,才能控制血脂偏高。

  彭温雅说,胆固醇过高,西医称为“高血脂症”,中医归类在“痰浊”、“湿热”的范围,跟肝脾相关。平常暴饮暴食造成脾胃功能失常,容易导致湿浊,阻碍经络气血,造成高血脂;而肝功能异常,无法疏泄排通,形成湿浊化痰,也会让多馀的胆固醇无法排出体外。

服用正确中药材 帮助排除胆固醇
  根据统计,45-55岁是高血脂的好发期,男性罹患机率会高于女性,但女性停经后,血脂浓度会增加,罹患机率会高于男性。如果有家族遗传病史或超过40岁,建议定期抽血检查。

  彭温雅指出,中医主要针对脾胃运化系统著手,年轻人的高血脂属于“痰浊血瘀型”与“肝气鬱结型”,可用川芎等药材,去除血管壁上堆积的胆固醇;老年人或遗传性的高血脂,则属“脾弱肾虚型”,建议用北沙参、白朮等药物强化器官功能,帮助排除胆固醇。

  彭温雅表示,多吃豆类、大蒜、洋葱、薑、富含Omega-3的深海鱼,可以降血脂,活血化瘀。但在临床上发现随著年纪增长,罹患高血脂的人也较多,因此中医认为与肾气逐渐虚衰有关,可适量食用何首乌、薑黄、泽泻、银杏叶、柴胡、冬虫夏草等中药来降低三酸甘油酯。

去油解腻疏经活血茶饮-三七丹参山楂茶
●做法:取三七、丹参、山楂三款药材各500公克,研磨为细末状;每天3次、每次取5公克,冲热水当茶饮用。

  彭温雅说明,三七,性温、味甘,归肝肾经,能活血化瘀,是伤科用药,也可用于心绞病、缺血性脑血管等疾病;丹参,性微温,归心肝经,现代药理发现有扩张血管、抑制血清胆固醇升高的作用,因具有活血作用,月经过多及孕妇忌服;山楂,性温、味甘酸,归肝脾胃经,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作用。

排湿清血管的穴位
  “水分穴”去湿气、消水肿,属任脉,“此穴一名分水,能分水穀故也。”任脉的水液在此分流,主要在分流水湿,可达益肺、健脾、补肾、利水化湿、消肿之效,经常按摩此穴,也能消除体内水肿。

●取穴:“水分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肚脐上一指宽之处。

●按摩方式:每天按摩2次、每次3分钟,将手掌根置于“水分穴”上,以顺时针方向揉按,可降低湿气在体内囤积。痰湿体质建议多按“水分穴”去除体内溼气,让气血津液运化正常。

强化血管的运动
  “深蹲”改善血液循环,饮食控制能降低坏的胆固醇,运动还可增加体内好的胆固醇,要改善血脂问题,除了吃对食物外,也可做“深蹲”运动。

●作法:双脚平行或微蹲,脚掌与膝盖呈平行状态,膝盖不能超过脚尖,用大腿和臀部的力量向后蹲。注意,是臀部向后坐而不是膝盖向前蹲,若感觉膝关节疼痛,应小心避免错误姿势造成伤害。每次30秒,略休息后再做一次,连续10次。如果一次无法蹲30秒,可从10秒蹲起,之后再慢慢增加时间及次数,感觉到双脚颤抖就不可勉强深蹲。

更多内容:返回国际日报首页,查看更多 ↓   

 

其他精彩视频/资讯,请关注、分享、点赞  ↓

  @guojiribaoindonesia.official 

  @guojiribao.indonesia

       @guojiribao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Heng

Heng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