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族血泪史
——读李庭蓁的文章《大烟寮母亲》
七十年代“美达村”初建的情景

万隆:文苗

         《大烟寮母亲》这篇文章(发表于2020年11月2日国际日报),真实地报道印尼发生“九卅”事件后,军人掌权,滥用权力,疯狂掀起一场大排华浪潮。这是一篇华族在印尼遭受逼害的血泪史,作者也是受害者之一,文中她以拟人法,把大烟寮比喻为母亲,写活了“母亲”,通过对“母亲”的语言,如泣如诉地娓娓道出反动势力的恶毒排华实况,使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产生震撼。大烟寮犹如年迈慈祥的母亲,在默黙无言地庇护着遭受灾难的众多华夏儿女,多么伟大而豪迈!

作者以哭诉的笔调,把华族遭受“新秩序”政权的蹂躏与逼害跃然纸上;将其罪大恶极的手段,以如剑的笔锋挖掘公开于世,这是印尼历史黑暗的一页,珍贵的报导文献!

1967 年 ,反华政权野蛮地把亚齐(ACEH)省中部的米伦(B1REUN)、司马委(LH0KSEMAWEl)以及东部冷沙(LANGSA)所有华侨,被惨无仁道逼迁。把所住的房子、店舖、一切不动产舍下,收拾简单的包裹,携幼扶老,像赶鸭子般,全被赶上汽车,载到相距几百公里外的苏北省冷吉县(kABUPATEN LANGKAT)的上丹南 (TANDAM HULU)及下丹南(TANDAM H1L1R),几间荒废的大烟寮,这几座破烂的烟寮,是附近居民公用的牛棚,进入寮内向上望屋顶,可直视天空。没水没电没卫生间,没房没床没厨房……一切空荡荡,非人类可居住的地方。来到此地,妇女及孩子抱头痛哭,不肯下车……多么悲惨的一幕!

无可奈何,大人们只好清除杂草、扫除牛粪、垃圾……可想而知,这一夜如何熬过?点燃油灯、蜡烛,在泥地上舖草席、沙笼,让小孩和老人“鸡眠”,大人们整夜与蚊子作战……

翌日,买木料、铺在地上当床,或且钉制大床舖,买竹屏隔睡房,买面粉袋缝制蚊帐,造卫生间弄厨灶……找水源,幸好附近有一道小溪流,暂时用水可解决。

各地华族本着血脉同胞亲情,纷纷慷慨解囊,把米粮、油盐糖、面粉、面粉袋、木料竹屏饮用水等援助物资……大车小车陆续不断送来,以救燃眉之急。雪中送炭,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互助美德。

华族的顽强犹如劲草,只要有土地、阳光、空气与水源,虽然遭受摧残,在恶劣的环境下,勇以争取生存,团结互助,坚强奋斗,自力更生搞生产,开荒种植蔬菜,搞手工业,制作豆腐豆干,面干,米粉,编制火炭篮……把收获的蔬菜及手工业产品,一筐筐,一箩箩用脚车及三轮车载到六、七公里外的市镇去兜卖,不管日晒雨淋,总要把产品尽力销售。

当时,我正在棉兰经营火炭生意,火炭来自冷沙附近炭窑。同时我有卡车穿行棉兰一冷沙,我向上丹南两大烟竂难侨收购炭篮,数量每月约六万个,每个净获3盾钱,当时的米价每公斤约30盾,大约可购买6吨白米,这是妇女们及孩子们劳力的贡献。

值得表扬的是杨招国医生,每星期日带着护士专车前往两地烟寮,义务为难侨诊病,兼送医药,风雨无阻,仁风义举,爱心奉献,值得点赞。

难侨齐心协力,犹如“人民公社”同吃大锅饭菜,共苦同甘。生活安定后,难侨中有多位原是华校老师及棉中生,他们搞“烟寮学校”,在困苦环境中不忘教育工作,教导少年儿童读书,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年轻一代成为优秀的接班人。又设夜间妇女识字班。作者在大烟寮,跟大家并肩奋斗,肩负少年儿童的教育工作,课余之暇,挑粪挑水下田灌溉蔬菜。晚上,听收音机,抄录中国中央电台播报祖国新闻摘要,向学生们灌输爱国思想,这班文化尖兵值得敬佩,向他们鞠躬!

中国接侨船光华号,四趟前来接侨,接回同胞,给难侨带来安慰,温暖同胞的心。

反动势力,罪恶滔天,策划另一场排华奸计,登记民礼市及冷吉镇的华侨,妄想发动另一番排华浪潮,逼迁该县所有华侨,为了广大华族的前途与命运,阻止驱逐华侨阴谋得逞,亚齐难侨老幼全体出动,组成抗议大队,示威游行,朝向民礼市,边走边乎喊,高唱“团结就是力量”……走到民礼市“印尼遣侨委员会”公署,交涉抗议:“要求修补大烟寮,供给生活必须品及医药,或且让我们搬出去,安排合法居住地,合法居留权。”他们不怕牺牲,力挽狂澜,为华族同胞设想,坚决抗拒逼害,不断请愿抗议。此举值得赞赏。

领导难侨克服困境,向“新秩序”霸权作斗争,是司马委的侨领:林园香、张国忠、罗侨贤、余金庆诸侨领及张德顺老师,冷沙的丘贵兴、李宗庆、何祥兴三位原华校老师、邓达侨贤(大家昵称他达叔)以及郑亚旭侨贤。他们俨如大船的舵手掌舵,大家才得安心,不觉徬徨。

他们不断请愿抗议。经过三年多的斗争,终于让难侨迁居至民礼(B1NJA1)路十二公里美达村及十三公里星光村,土地是向村民购买的,各家庭出资,在上述两村建筑盖亚答(Atap Rumbia),围竹屏墙的数百简陋住屋,难侨总算有个自己的家!

亚齐难侨在苦境中,为了维护侨胞的生存场所,合法谋生,勇以坚持抗争的精神,是发挥华夏儿女的传统美德,光辉事迹,永志史册,成为华族的榜样!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Wenxi Zhang

Wenxi Zhang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