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提出“三端发力”体系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30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中科院学部第七届学术年会上作专题报告,公布中科院“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进展提出,“碳中和”看似很复杂,但概括起来就是能源供应端、能源消费端、人为固碳端“三端发力”体系,“碳中和”过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以及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
  丁仲礼在《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专题报告中介绍,“三端发力”体系第一端是能源供应端,尽可能用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制氢,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或能源供应系统”;第二端是能源消费端,力争在居民生活、交通、工业、农业、建筑等绝大多数领域中,实现电力、氢能、地热、太阳能等非碳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的替代;第三端是人为固碳端,通过生态建设、土壤固碳、碳捕集封存等组合工程去除不得不排放的二氧化碳。简言之,就是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实现“减碳、固碳”,逐步达到“碳中和”。
  基于“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和中科院碳专项已有成果,丁仲礼还对“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提出五方面观点:
  一是“碳中和”过程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其过程将会是经济社会的大转型,也是一场涉及广泛领域的大变革。“技术为王”将在此进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国需积极研究与谋划、系统布局、特殊支持,力争以技术上的先进性获得产业上的主导权,使之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二是这轮“大转型”需要在能源结构、能源消费、人为固碳“三端发力”,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鼓励竞争,稳步推进。政府的财政资金应主要投入在技术研发、产业示范上。在此过程中,特别要防止能源价格明显上涨,影响居民生活和产品出口。
  三是中科院学部咨询项目只能先给出一个框架性建议,以供科技界讨论、修正、完善。中国学术界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广泛参与;国家有关部门在确定路线图的问题上,可考虑先经历一段“百家争鸣”时期。
  四是“大转型”中,行业协调共进极其重要。“减碳、固碳”“电力替代”“氢能替代”均需要增加企业的额外成本,因此,分行业设计“碳中和”路线图及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需尽早提上日程。
  五是评价国家、区域、行业、企业甚至家庭的碳中和程度,需从收、支两端计量。国家应尽早建立系统的监测、计算、报告、检核的标准体系,保证掌握针对中国碳收支状况的话语权。
  专题报告中,丁仲礼还建议对未来排放权的分配、碳排放的报告核查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他认为,科技支撑方面,还有很多基础性的科学问题比如二氧化碳对增温的敏感性等需要深入研究。在“碳中和”问题上,科技界依然任重而道远。
  据了解,针对“碳中和”问题中的科技需求,中科院学部设立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目标是设计初步路线图,可供研讨、修订、完善,并提出操作层面建议。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Alice

Alice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