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表演舞台上的华人(1)
舞狮

尤莉安蒂• 巴拉妮(JULIANTI PARANI

早在几个世纪之前,中华文化就已经与印尼传统艺术交融结合。尽管被吸收的成分数量有限,但是它们独具魅力,以至于能够传承至今。有些文化因素确实已经融入印尼文化,并且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有一部分是在中国和印尼政治开放互通和全球化的影响下,以新兴文化的形式在印尼出现。

印尼传统舞蹈本身起源于丰富多彩的族群文化,这些族群有着各不相同的历史背景。另外,在稳固的传统文化利益相关者的培育下,传统舞蹈在举办仪式和社会政治方面全方位发展,一部分已经具备高度复杂性。自印尼独立后,民族主义新文明逐渐兴起,受到民族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各式各样的舞蹈创新不断涌现,换句话说,印尼当代舞蹈文化诞生了。

中华文化已经历过与印尼传统文化的交融过程,成为了印尼传统文化或者富有中华特色现代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艺术文化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已经成为印尼传统文化的艺术;第二,土生华人在印尼各个艺术领域上的创新;第三,其他族群吸收中华文化元素,对传统文化加以创新的艺术;第四,华人和土著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利用中华文化元素进行现代化创新;第五,土生华人成为出资发展培育印尼艺术的推广者或企业家,包括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

 

中华文化对印尼表演/舞蹈艺术的贡献概述

中华文化对印尼文化影响深远,这可见于印尼舞蹈的方方面面,比如,服装配饰、舞台装潢、故事主题和其它因素等。后来,在现代艺术家们的倡议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创新表演形式。创新之后,许多中华文化的影响仍然“隐藏”在印尼艺术中,当代印尼艺术中尤为明显。下文将按照特定分类来收集整理华人表演艺术的概况,而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记述。

舞狮是一种常见的中国表演艺术,华人经常在各种民间盛会上表演舞狮,尤其是在春节。舞狮由两个或以上身着狮子服装的人表演,其中一人舞动狮首,其他人舞动狮尾,有时还有人负责舞动狮身,另外还有一个人舞动一颗球来挑逗狮子。表演者伴随着大鼓和大锣的敲奏,耍出杂技的招式。早在宋朝,中国人就以舞狮来驱赶恶魂,或者吓唬敌人坐骑的马匹和大象,以达到驱赶敌人的目的。到了明朝,广东的农民则以舞狮来驱赶破坏农田的猛兽。而在印尼,尤其是在旧时期的雅加达,舞狮的表演形式和舞狮演员已经和当地文化相融合。1998年改革时期后,印尼的舞狮与中国大陆现存表演方式更为相似(Danandjaja,2007)。

对华人来说,舞龙是一项热闹非凡的娱乐表演。届时,表演者呈一列排开,分别舞动龙首、龙身和龙尾。春节和元宵节到来时,舞龙和舞狮通常一同表演。这种习俗不仅在中国盛行,还风靡于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到了元宵节,人们还会举行巡游活动。庙里的神像被请上轿子,并抬到街上巡游,人们一边摇晃着轿子,一边模仿着古老的萨满舞(Tarian Shaman)动作。在新秩序时期(Masa Orde Baru),这种巡游活动被限制在庙前的院子里举行,禁止在公众场所出现。中国民间传说认为舞龙与端午节、龙舟赛相关。龙舟比赛通常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办,人们通过龙舟比赛、吃粽子的方式来纪念文学家屈原。这个民间传说还与始祖伏羲有关,人们相信伏羲帝曾化身为一条龙,调水布雨,兴修水利灌渠以治理黄河。在神明诞辰之时,与元宵节一样,寺庙也经常举行巡游活动,游行队伍里还有舞龙、舞狮表演。

在皮影戏表演艺术上,印尼的皮影戏、木偶戏在扮相和故事主题等方面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这一点从17世纪起在爪哇出现的布袋戏(Wayang Potehi),以及19世纪起出现的中国-爪哇皮影戏(Wayang Cina-Jawa)表演上可见一斑。除此之外,还有舞剧形式的皮影戏,即新培哇扬(Wayang Sinpe),它通常在春节庆典上表演,在唐格朗(Tangerang)地区尤为盛行。演出时,大人演奏提弦琴(Tehian)和乐巴(Rebab,即二胡),并指挥着小戏童们表演。 新培哇扬一般讲述的是中国古代故事,也有诸如《鹦鹉恩人》(Bayan Budiman)和《一千零一夜》(Kisah Seribu Satu Malam)等故事。

功夫(Kungfu)和太极(Taichi)是防身术,但也可以看作一种表演艺术。在中国,它们创造之初是为了强身健体,后来演变成御敌的防身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保护自己,防身术就这样发展成为一种动作美学和引人入胜的表演艺术。防身术融合杂耍招式后,以舞龙舞狮等表演形式出现在戏剧表演和各种仪式庆典中。中国的防身术由两大流派组成,各派自成一家,一派主张以刚克柔,而另一派则主张以柔克刚。功夫如武打电影里面所看到的一样刚硬有力,浑身力量集中于脚部和手部的动作。而太极的招式缓慢柔和,依靠的是强大的意志力,尤其是在面对力量型对手,例如会功夫的敌人时。可以说,太极的动作堪与舞蹈艺术媲美。

(原载《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二册)》。本篇未完待续)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Wenxi Zhang

Wenxi Zhang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