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暂停使用莫德纳疫苗

廖省:林越

世卫组织(WHO)把全球规划为6大区,其中西太平洋地区包括中国、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共32个国家及地区,人口占世界的25%强。截至去年12月底,该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仅占全球的1%;到今年7月,累计病例也只占全球2%。

然而,WHO西太区区域主任葛西健8月25日宣称。仅仅是8月前三周,该区就通报占全球10%的新增确诊病例和8%的新增死亡病例。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包括日本、马来西亚、越南和菲律宾。他严肃地说:“在一些国家,医疗卫生系统正在接近警戒红线。”

截至9月1日,日本新增新冠确诊病例从一天2万多例降至17713例,累积确诊148.6万例,死16041人。在现存病例中,使用人工呼吸机或在监护室接受治疗的重症病例超2千人,连续16天保持高纪录。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日本部分新冠疫苗却出了问题。

日媒9月1日报道,日本神奈川县的新冠疫苗接种站发现美国莫德纳(Moderna)公司生产的疫苗瓶中有黑色异物。这批疫苗与日本厚生省此前宣布存在异物污染的疫苗批次不同。《朝日新闻》31日称,横滨市港北区一处疫苗接种站内,药剂师将疫苗从瓶子转移到注射器时,发现有黑色异物。估计约3800人接种了该批号疫苗,还没有发现任何危害。

日本冲绳县的疫苗接种点于28日在莫德纳疫苗瓶中发现杂质,决定停止接种;之前,也发现多个莫德纳疫苗瓶内有颗粒状异物。为此,日本叫停了三个批次、约163万剂莫德纳疫苗的使用,但已有超过50万剂完成了接种,有两名壮年男性在注射该批次疫苗后死亡。但两人所用疫苗并无异物,因果关系未明。政府公布接种疫苗后出现各种副作用的结果,截至8日,全境共有1002例接种疫苗后死亡病例,但跟相关疫苗不存在直接关系。

据报道,早在16日,东京等地有8个疫苗接种点发现39个原封莫德纳疫苗药瓶内有粒状异物。异物对磁铁发生反应,初步判断是金属;厚生劳动省推测异物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正紧急调查失误的原因。并声明将尽快提供替代疫苗,以免严重影响疫苗接种进度。

莫德纳公司证实,已收到日本关于疫苗药瓶含有“粒状物质的若干投诉”,但未发现并通报有关的“安全性或效果问题”。日本国内的莫德纳疫苗分销商武田制药表示:“目前,我们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些死亡是由莫德纳疫苗造成的,我们正在进行正式调查。”

混入异物的疫苗据说来自莫德纳疫苗的生产商之一——西班牙罗维制药公司。该公司称,发现微粒的疫苗属于同一批次,仅供应给日本。问题可能出在工厂的一条生产线上,公司正与卫生部门合作展开调查。受此影响,罗维制药公司26日股价一度下跌4.6%。

新冠疫情给世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也给疫苗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莫德纳mRNA疫苗就是其中之一,赚得盆满钵满。欧洲药品管理局(EMA)透露,至7月底,Moderna疫苗已在欧洲经济区(EEA)接种超过4350万剂,而辉瑞BioNTech的接种达3.3亿剂。

以色列卫生部6月初曝光,mRNA核酸疫苗对16-19岁的年轻男性可能引起心肌炎症,特别是二次接种后。加拿大表示有些人在注射辉瑞疫苗不久后,出现暂时性面瘫。德国放弃本有使用权的莫德纳mRNA疫苗,将大约265万剂疫苗转交给其他欧盟后进国家使用。

最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正调查疫苗可能引发新的副作用。有些人在接种辉瑞和莫德纳新冠疫苗后出现三种新症状: 过敏性皮肤反应的红斑、肾小球肾炎、导致大量尿蛋白流失的肾病症候群,该机构已经要求两家公司提供更多数据,以便进行研究及评估它们是否有副作用。上个月,EMA发现非常罕见的心脏炎症与 mRNA疫苗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欧盟药监局最近也正研究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强生(Johnson & Johnson)疫苗与月经失调的关联。《纽约时报》于3月公布全球10大疫苗排行榜,中方包揽了最安全的前面第1至第4名。但对已在多国普遍使用并证实有效的中国疫苗,却仅有10个欧盟国家给予承认,其推出的“疫苗护照”只批准欧美生产的4种疫苗,把中国排除在外。突显了西方集团并不以国际合作抗疫为重,仍高傲地“歧视”中国产品,愚昧地“双标”着!

之前,日本向英国订购1.2亿剂阿斯利康疫苗,因担心血栓的不良反应而不敢在本国施打,在到期前仓促“捐赠”给台湾。如今向美国采购的莫德纳疫苗又状况频出,只好暂停使用。在以色列大量使用的美国辉瑞(Pfizer)疫苗,对年轻男性产生不良反应,而有效性也快速衰退。日本是否该反省,若从早就用中国疫苗,该不至于如此狼狈、难堪罢?

分享 (Share)
Picture of Wenxi Zhang

Wenxi Zhang

评论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热文推荐

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